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落户式婚姻”的算计与悲怆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2-06-12 08:49   https://www.yybnet.net/

□王 烽 

据6月10日《京华时报》报道,随着北京海淀法院的判决尘埃落定,外地女子王某的“长安梦”碎了一地:为了落户北京,王某与精神病人小张登记结婚。后被张某监护人发现,起诉到法院。日前,法院以“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婚姻无效”为由判决二人婚姻无效。

为了成为真正的“北京人”,不惜寻求精神病人的“帮助”,通过“婚姻捷径”获得一个京城户口,该名外地女子这种攻于算计的做法令人生厌。然而,刨去道德层面的价值判断,当“黄粱美梦”遭遇“梦醒时分”,我们还是多少能够从中读出一丝个体的悲怆与哀鸣。

必须承认,尽管“逃离北上广”的说法日渐高涨,但相比零星的离场者,更多的人则像飞蛾扑火般涌向这几座代表着繁荣与进步,交织着理想与欲望的大都会。然而,森严的户籍壁垒却使他们不得不舔舐“久在异乡为异客”的苦涩。

于是乎,找“屌丝”“土著”结婚便成了许多外来者,特别是弱势女性的重要法门。当“落户式婚姻”成为一种现象,与其说是“人性之恶”使然,毋宁说是拜社会现实所赐。

一方面,巨大的区域差异、不均的资源分配使得北上广拥有了其他地方不具备的城市魅力。别的不说,单就教育一项而言,根据北大法学院的一项研究课题得出的结论,安徽考生考进北大的概率只有北京孩子的1%。换句话说,落户北上广是每位“理性经济人”趋利避害的必然选择。

另一方面,坚硬的户籍政策却在各种堂皇理由的装扮下徒增着迁移者的“机会成本”。对此我们不禁要问:既然接纳了外来者的劳动与税收,凭什么不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资源与福利?要是没有户籍政策的阻碍,谁会愿意嫁给精神病人?

由此而言,王某不过是现实“子宫”中孕育出的一个“被侮辱和被损害”的悲剧人物。如果区域间的发展失衡得不到改变、户籍壁垒不能够彻底破除,那么“落户式婚姻”便不可能彻底消失。

(据6月11日《广州日报》)

新闻推荐

“请将梯子横放”的现实意义

□郭震海今年高考安徽卷作文题是“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说某公司车间角落放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有一次,一位客户来洽谈合作事...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落户式婚姻”的算计与悲怆)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