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周一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大陆供港食品的安全率达到了99.999%,这在全世界都很难得。
99.999%,这可是千足金的成色。这个“食品安全的神话”是怎样创造的?以内地供港的蔬菜为例,其中约有1/3系产自云南。产自云南的蔬菜之所以如此高品质,惟一的原因在于极为严格的质量监控。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要求,自2007年4月1日起,供港澳蔬菜严格实施标识、铅封和备案管理,并对供港澳蔬菜实施批批监装和查验。没有备案基地或条件不符合要求的加工收购企业,将一律被取消供港澳蔬菜资格。
基地的考察、选址过程就十分苛刻。周围不能有大型化工厂、垃圾处理厂等污染源。每一个选址地点的土壤和水源样本都被分别送往内地、香港的不同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内容涉及矿物质含量、重金属含量等等。
经过3次严格检测,结果都达到国家规定种植无公害蔬菜标准后,种植基地才最终被确定。当然,这还只是监控过程的开始,进入生产销售环节,包括从播种开始的所有的蔬菜生产记录,都一一被录入公司的“质量追溯管理体系”。
靠着严格的可追溯机制,香港市民吃上了近乎百分之百的放心菜。
必须指出,这一整套的质量监控体系,并非云南方面的专利,而是出自特区政府相关部门兢兢业业服务香港市民的精神。在香港市民和政府看来,香港食物及卫生局的角色就是为民众服务,民众不满意便是工作失职。
再严格的质量监控,都不会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和其他工作一样,做与不做,常常不是因为客观的难易,而是取决于主观的意愿。你把百姓的饮食安全视作天大的事,你为蔬菜的农药残留寝食难安,你明白你的全部工作都是服务百姓,你一样会想出并严格执行类似香港那样的食品安全管制措施。
如此严格的质量监控,也无非出自中国人的心智。放心菜上得香港市民的餐桌,上我们餐桌的路程也不会很遥远吧!
新闻推荐
近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指出,凡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全国25个试点城市购买《新能源车型推荐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