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和淘宝网联合推出的国内法院首起零佣金“网络司法拍卖”日前结束。不同于以往委托拍卖行进行的线下拍卖,两台涉诉车辆上网竞拍,一天多时间内引来23万人次网上“围观”。网络司法拍卖将带来怎样的社会效应?
司法拍卖“触网”开拍半小时10万人次围观
与以往委托拍卖行司法拍卖不同,经过十天的前期网上公示,来自宁波市北仑区人民法院和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的两辆涉诉车辆,7月9日上午10时在淘宝网如期开拍,仅仅半小时便引来超过10万人次网上围观。
根据网页上实时更新的竞价记录显示,开拍五分钟内,起拍价19.99万元的黑色宝马730轿车被加价27次。不过,另一辆涉诉的三菱欧蓝德的竞拍情况就没有这般火爆了,这台起价5万元的小型客车在开拍半小时内仅有4次竞价。记录显示,开拍一小时,两辆涉诉车辆共被加价四十多次。
网上拍卖随后基本进入冷静观察期,直到7月10日晚间竞拍结束前一分钟,两辆涉诉车辆再次迎来激烈竞价,起拍价为19.99万元的宝马和5万元的欧蓝德最终分别被以33.09万元和6.7万元价格被竞得。
遏制“钻石卖成萝卜价”式拍卖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处处长饶文军表示,司法拍卖是法院执行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腐败易发多发领域。他说,发起网络司法拍卖的初衷是避免腐败、实现“零佣金”减轻诉讼负担。
不少社会人士对公开透明进行司法拍卖表示了认可,认为此举可有效杜绝类似“钻石卖成萝卜价”的蹊跷司法拍卖。
不过,也有一些声音对网上司法拍卖是否合法提出了质疑。新浪网民“上拍协朱建平”说,法院应该考虑几个问题,例如优先购买人的利益怎么保证,万一出了纠纷,是淘宝还是法院承担法律责任?
律师于国富等人认为,网络司法拍卖“违反拍卖法和最高院司法解释”,引来较高关注。于国富表示:“拍卖是专业性很强的行业,必须由拍卖师主持。没有拍卖师的拍卖就像没有驾照的司机,是非法的。”
期待公共事务越来越“阳光化”
尽管遇到了不少质疑,但记者调查发现,“网络司法拍卖”在社会上和网络上得到了普遍支持。有专家指出,人们支持司法拍卖创新的背后,实际上是对公共事务走向透明、公开、公正的强烈呼声。
饶文军表示,目前网络司法拍卖仍然以动产为主,如果涉及土地、房产等,其中牵涉的权属等问题会更复杂。浙江省高院正在考虑加紧调研,对网上拍卖的细节问题进一步敲定落实,网拍仅仅是司法拍卖改革创新的一种尝试。
不少评论指出,“网络司法拍卖”至少可以看到“暗箱”正在一步一步变得透明,同时也给予群众和舆论监督的平台。也许仍然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迈出的这一小步,也是为了以后大步的奔跑,让人怀有希望。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中国体育代表团7月10日成立,据悉中国运动员在伦敦奥运会每夺一枚金牌,将获得国家体育总局5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这也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在中国体育代表团业已成立之际,国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