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林
近日,浙江省台州市委宣传部官员、办公室主任陈永渊发微博称,浙江台州市天台县今年在干部选拔考题中,把微博写作列入试题中。据介绍,在国内,这是微博写作首次成为干部选拔考题。陈永渊还晒出了这道考题:请你在“微天台”发一条我县举办天台鱼香节的微博。最终,310份答卷中,约60%的考生在微博写作时超过140个字,得零分的有3人。出题者称微博是为官者的必要技能。(《重庆商报》7月24日)
先不说答题者,这个出题者,显然是不懂微博的。他说:试卷上留出了300多字的空格,如果不熟悉、不了解微博的考生,很容易写作超出140个字——这纯粹是想当然,自己坐井观天只用“新浪微博”,就以为天底下的微博都是140个字。其实并非如此,中国的微博有很多,搜狐微博无字数限制,而网易微博是163个字。微博之外,还有长微博,没有字数限制。不懂微博,却又自以为是,以字数来定义微博,结果贻笑大方。
在当下的传播语境中,称微博是为官者的必要技能,我是认同的,关键是怎么理解微博,如何考察为官者的微博技能。其实,对为官者来说,微博有着非常深刻的内涵,远远不只是一种技能和社交平台,而是一种媒介素养和民主素养。
因为职业关系,与不少官员有交流和交往。一个很明显的感受是,活跃在微博上的官员,他(她)们会比那些不上微博的传统官员有更强的表达能力,更有开放精神,对时事的了解更全面,也更善于跟媒体打交道,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上更懂得与媒体的合作。这样的区别,就是微博带来的,对一个深度融入和使用微博的官员来讲,微博不仅仅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更提升了其通过媒体表达声音、进行舆论引导和与民众协商沟通的媒介素养和民主素养。
一个官员,在日常的会议讲话和指示中,他可能会讲官话套话大话空话,在那种单向的传播场中,即使他讲得再长再臭再不讲理,坐在主席台下听讲话的人,也会鼓掌叫好,也会说“深受启发”。可在微博上就不一样了,这样又长又臭又大又空的微博表达,对官员是一场灾难。下级会忌惮领导的尊严,可在微博这个草根平台上,主导性的规则是平等,没人当你是个领导,没人忌惮你的权势,除了用你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去说服别人,用你的逻辑和理性让别人接受观点之外,你的微博别无优势。而且,语言必须是公众喜欢的,方式必须是公众愿意接受的,逻辑必须是公众认可的,而不是唧唧歪歪、自说自话、习惯性地喊口号和引讲话。
这种以交流沟通的方式去说服别人,而不是以指令的方式强制别人接受,就是媒介素养和民主素养。把你的说话对象当成一个平等的人,而不是一个等待你灌输的工具,此之谓民主精神。
如果让我出题的话,不仅要让考生写微博,更要让考生去回应别人的微博:政府微博发布了一条关于本地举办天台鱼香节的微博后,在微博上引发争议,你如何在微博上回应网友的质疑?这样的回应过程,才最能考察出官员微博运用的素养。
(据7月25日《中国青年报》)
新闻推荐
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网站公布的数据统计发现,截至7月23日,全国已有24个省份公布了2012年上半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其中,天津上半年GDP增速最高,为14.1%,而北京和上海排名垫底,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