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刘铮 王希 雷敏
7.6%——国家统计局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速最近三年来首次低于8%。是什么原因造成经济增速“破八”?怎么看待7.6%的增速?宏观政策又该如何应对?
经济增速为何“破八”?
经过连续6个季度回落,今年二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速降到8%以下。
“中国经济增速持续回落符合经济规律,原因是国际经济形势恶化,外需不足矛盾突出;国内房地产调控继续实施,内需趋缓。”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说。
主权债务危机虽远在欧洲,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而作为长期拉动经济的“龙头”,固定资产投资也在放缓。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4%,比去年同期回落5.2个百分点。特别是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明显,上半年增长16.6%,比上年同期回落16.3个百分点。专家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增速回落,也是此前一段时期以“控物价”为重点的宏观政策的必然反映。
增速是否继续走低?
7.6%的增速是否过低?会不会出现经济“硬着陆”?
“如果不过多纠结于8%,而是客观理性看待经济形势的话,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盛来运强调,上半年7.8%、二季度7.6%的增速都在年初7.5%的预期目标之上,我国经济主要指标仍运行在适度较快增长区间。
“7.6%的增速并不低。环顾世界,欧美经济增速不到2%,新兴国家增速也在6%左右。”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说。
“‘稳增长\’政策措施效果正在显现,经济出现了筑底企稳迹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速有可能实现稳中略有回升。
不少经济学家认为,我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可以排除“硬着陆”的可能性。预计我国经济增速将在下半年企稳,可能会略有回升。但由于外需低迷和内部结构性问题解决起来需要一个过程,对下半年经济增速反弹的期望值不宜过高,全年经济增速预计在8%上下浮动。
“稳增长”如何发力?
因应形势变化,当前经济政策着眼于“稳增长”,但此次“稳增长”该如何发力呢?
“要把握好‘稳增长\’的‘度\’和发力点。一方面经济增速不能滑得太快,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把经济下行压力变成结构调整动力,使我国经济摆脱对出口和房地产的过度依赖。”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说。
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措施,特别是在最近一个月内连续2次降息。不过,如果仅仅看到降息是不够的,应当注意到,在降息的同时还连续扩大了利率浮动空间,在启动一批“十二五”重点项目的同时出台了鼓励民间投资的一系列实施细则,要看到“稳增长”正与“抓改革”“调结构”相结合。
张立群指出,“稳增长”追求的是稳住而不是刺激增速。当前我国经济增速已出现企稳迹象,要落实好已出台的“稳增长”措施巩固这一迹象,同时对经济走势加强监测预警。
专家认为,当前正是解决我国经济长期积累的结构性问题的历史机遇。
姚景源建议,对企业技改和自主研发,应给予适当贴息。对小微企业,要大力度减税,不仅帮助企业克服困难,而且有助于稳定就业。
“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是结构,而不是速度。从长远讲,只要结构调整好了,质量提高了,民生改善了,速度就不是大问题。”姚景源强调。 (据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
新闻推荐
□邓子庆43辆超编公车,只拍卖了39.11万元,部分车辆中拍价比评估价还低,河南省中牟县公开拍卖公车被网友戏称“公车卖出了废铁价”,此次拍卖的评估师竟与拍卖师是同一人(7月15日中广网)。平均每辆不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