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出租老外”租的不只是面孔 □禾 刀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2-07-05 08:42   https://www.yybnet.net/

外国人代表高端和国际范儿的观点曾流行于公众之间。在北京的外国人经常会接到免费甚至有偿参加各种活动的邀请。据媒体报道,北京甚至还出现了以“出租老外”牟利的公司,他们为政府或企业组织的活动邀请“外国专家”或“外商”,而这些人的真实身份,可能只是公司职员或学生,甚至是无业人员。(《中国经济周刊》7月3日)

按照此前媒体披露的情况,许多被出租的老外,并非真就才高八斗,具备某一方面的专业学识和独到的个人见解。“洋脸”到底为什么如此值钱,是因为国人文化的不自信,还是因为“洋脸”上面的那些附加值?

确实,像出租老外这样“傍洋人”的现象里,肯定有国人动辄“冲出国门,走向全球”的虚荣心作怪,然而,单凭一张平淡无奇的“洋脸”便可兜售出如此诱人的商业价值,这显然不是一句文化不自信便可解释得了的。

近年来,被央视“3·15晚会”曝光的几家企业,其中也不乏挂“洋”头卖狗肉者。从这一角度看,那些被租借的洋面孔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肤色元素,更像是一种公信力的代名词。“洋面孔”市场价值的背后,恰恰是国内某些行业公信力匮乏的真实写照。

毫无疑问,仅仅基于肤色区别的洋面孔不可能实现一劳永逸,如果用得过多过滥,非但起不到“撑门面”的作用,反倒可能因为洋面孔本身不够专业缺乏内涵而穿帮。也就是说,洋面孔的出场,固然可以提高所谓的“知名度”,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提升租借方所期待的公信力。

实际上,如果我们往深处进一步追寻还不难发现,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在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上,总能见到“里外有别”的现象。当被恩宠有加的外宾纷纷赞叹有关单位的勤勉工作时,难以享受到同等待遇的国人却往往一脸惆怅,这何尝不是公权力对老外的变相推崇呢?其结果只能是进一步抬高老外的公信力。

民族自信心的树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哪行哪业,打造公信力的道路同样极其漫长,甚至艰难而又曲折,没有什么捷径可循,比如租借“洋面孔”。

(据7月4日《燕赵都市报》)

新闻推荐

发改委:加大涉企收费减免力度

据新华社北京7月5日电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5日公布《关于利用价格杠杆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发展的实施意见》。根据《实施意见》,国家将主要是通过深化电力、天然气、水利工程供水等领域价格改革,对...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出租老外”租的不只是面孔 □禾 刀)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