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5万元餐费,“三公”公开的焦虑 □王旭东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2-08-24 08:15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浙江省余姚市财政局在一家鲍翅馆的5万余元餐费转账支票引发热议。网友称财政局一次性消费5万元餐费,超过政府接待消费标准。对此当地财政局回应称,支票属实,但5万元为接待15批次来客的累计支付费用。涉事饭店回应称财政局未点鲍翅。(8月22日《新京报》)

5万余元一餐,引起“众怒”;“换成”5万余元15餐,公众倒是能容忍。不知道余姚市财政局是实话实说还是化整为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巧妙地运用了“量变质变规律”。公款接待一餐二三千元,已在公众能够接受的范围内,或者说没有突破“量变”,相安无事;一旦明显超标,达到或超越“质变”的临界点,公众便无法“克制”,就会质疑,甚至“炮轰”。

化整为零只是小伎俩,做假账才是“大智慧”。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说:“现在我们公款吃喝,有几个不喝茅台的?”“这些钱从哪里来?都是通过做假账解决。”不合理以及违规消费,只有通过做假账、假发票入账报销。这样的财务公开,甚至是“三公”经费公开,难免“有点假”。在“三公”公开不可逆转时,虚假元素、虚假基因最可能“乘虚而入”以假乱真。

制度规范“有点烦”,一直难以堵住公款吃喝这张嘴。我们试图从健全制度规范来解决公款吃喝,比如,“三公”经费公开,财政预算制度的改进改革等。可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发票上做手脚,甚至做假账、假发票,将化零为整、张冠李戴、偷梁换柱等全部“吃”进嘴里,从而弱化了制度的透明度,虚化了规范的严肃性,削减了公众的监督力。政府向来倡导“餐桌文明”,提倡理性消费,可恰恰“宽以待己”,与其说是因为嘴馋,倒不如说是源于点子多、脑子灵。

5万元餐费,“三公”公开的焦虑。“三公”公开进行时,可是公众看到的并非都是眼见为实。一方面需要公开“细化、细化、再细化”,另一方面是“后公开时代”三公品质的塑造。有人提出:在致力于打造透明政府的大背景下,“三公”经费应该同时具备“公开、公正、公信”的新品质。当公开“三公”达成政治共识之后,“三公”必须秉承公开的原则,追求公正的目标,开创公信的未来。

(据8月23日《法制日报》)

新闻推荐

攀煤九鼎公司工会开展读书征文活动

本报讯(吴发蕊报道)日前,川煤集团攀煤九鼎公司工会在职工中开展“读一本好书,写一篇心得体会”征文活动。为进一步深化“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知识型技能型职工”活动,引导职工树立人人学习、终身学习...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5万元餐费,“三公”公开的焦虑 □王旭东)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