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月青
8月1日至7日是第21个“世界母乳喂养周”。8月4日,30多位母亲在湖北武汉市一家商场内组织“哺乳快闪”的活动,集体哺乳一分钟后快闪。组织者称,此举是为宣传母乳喂养,并且呼吁公共场所设立更多的母婴室,为母亲营造更好的哺乳环境。(8月5日《武汉晨报》)
从古至今,哺乳都具有个体性和私密性。“哺乳快闪”却打破了这一常规,将“欲语还休”的哺乳活动置放于大庭广众之下;哺乳妈妈的集体亮相和迅速转身,犹如一场突如其来却又戛然而止的公共戏剧,成功地吸引了公众的眼球,将“视觉冲击”发挥得淋漓尽致。
现代社会流动性强,越来越多的人从私人场域进入公共空间,参与公共生活。然而,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与规划之中,普遍性的需求往往能够得到重视,特殊性的需求通常会被遗忘、被忽视,“性别分析”缺失导致的男女厕位失衡也好,“年龄分析”缺失导致的老年人“买衣难”也罢,差异性原则的“缺位”,让不少人备尝辛苦。
公共场所母婴室的匮乏,说到底也是一种权利缺失。随着时代的进步,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可是,女性一些独特的生理需要和特殊的社会需求却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不论是公交车上,还是医院里,抑或是商场中,面对嗷嗷待哺的孩子,年轻妈妈一次又一次地解开衣襟,尴尬而又无奈地当众给宝宝喂奶。
“哺乳快闪”既不是追名逐利的商业营销,也不是底线失守的恶俗表演,而是一群年轻妈妈自发组织的一场具有公益属性的行为艺术。透过她们渐行渐远的身影,我们更应该去倾听行为艺术背后的利益诉求。在女性权益不断彰显的今天,不断减少她们的“痛点”,公共生活的图景才会更加美好。
(据8月6日《华西都市报》)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浙江三门8月7日电(记者冯源)建设中的全球首个三代核电站浙江三门核电工程首次面临强台风正面袭击。为确保安全,现场参建单位已按要求从6日傍晚起暂停施工。据了解,截至7日21时,强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