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草莓是义井乡特色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经过6年的发展,目前生产规模达1.2万余亩,约占全县的13%以上,全乡19个村(居)中有14个村,1500余农户从事草莓生产。全乡年草莓总产值达1亿余元,占全乡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随着草莓产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草莓生产业逐渐面临这重大的机遇与挑战,为了适应当前草莓产业的发展,今年按照县里的总体部署结合本乡实际,义井乡从六个方面对草莓产业的发展进行提升。
建立土地流转机制,使土地能适度规模经营。农户之间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直接影响到草莓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建立起土地流转机制,由行政村无技术、生产效益差或主要不以从事农业生产农户的土地按市场价格,通过流转统一出租其种植权,然后统一承包给懂技术有经营能力的农户(或招商引资)种植经营,建立精品草莓园区。
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应充分利用草莓产业在义井乡所处的优势产业区域条件,积极向各有关部门争取建设项目,通过项目建设,提高园区的基础设施条件。
政府切实加大对具有示范带动性园区的投入。义井乡对草莓产业投入不断增多,主要投入在引导东部重点村发展草莓生产上,特别是对精品园区建设上投入相对较多,通过整合有限资金,多方投入,增加对精品园区建设的投入。
加强草莓科研和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加强对精品园区草莓优新品种的引进和试验示范推广,引进了红颜、章姬等品种,研究探索更先进适用草莓优质高产的栽培技术,使精品草莓园区的草莓“好吃、好看、营养、安全”,效益高,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强化标准化生产,实施品牌战略。随着农产品乡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品牌效应在产品竞争中作用日渐凸现。义井乡的“红颜”草莓品种通过3年种植和宣传已初见成效。在包装上印制了“思壮”牌产品标志的精品包装盒,草莓生产者也在应用品牌中取得良好效益。如杨店村北京中科思壮草莓基地通过精品包装,销往北京的草莓每箱(1.5公斤装)价格达150元以上,且供不应求。
草莓精品园建设与休闲观光相结合,提高草莓精品园建设效益。义井乡草莓全部是设施栽培,卫生干净,上市时间处在秋冬春季,恰逢人们休闲旅游的黄金季节,且草莓产区交通便捷,发展休闲观光条件良好。近年来,向东村草莓区进行了有益尝试,效果良好。今年在草莓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上,一是配套建设一些诸如停车场、游客休息场所等硬件设施,投资主体面向社会,谁投资谁得益,并加强管理。二是整合旅游等部门的项目,精心包装,加强宣传,吸引更多游客。 (聂华东)
新闻推荐
为进一步加强交通系统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全局干部职工职业道德素质,以开展“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活动为契机,10月16日上午,县交通运输局“道德讲堂”再次开课。课上,副局长王国银为机关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