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网络反腐走向“制度力量”白靖利

来源:河池日报 2012-09-24 00:40   https://www.yybnet.net/

 

这是一场网络监督的成功,也是一次反对贪腐的胜利。从延安车祸现场的微笑,到被曝身戴数块名表,再到最终定论为“严重违纪”而被撤职调查,“表哥”杨达才的落马引人关注,更促人深思。如何因势利导,构建起更加完善、成熟的反腐制度网络,让网络监督更加有力,让民意反腐更加顺畅,或是这一事件最有价值所在。

人们已经注意到,杨达才落马经过并非孤立的个案。近年来,因抽“天价”烟、夫妻反目、网络照片流传、二奶举报甚至小偷行窃等原因,一批贪腐官员纷纷落马。种种随着现代网络兴起而出现的非常规手段,恰恰为许多重大贪腐案件的侦破,提供了重要线索,“网络力量”也正日益为各方重视。

但是,需要看到,简单的网言网语、网络监督及随之而来的媒体监督,尚不足以预防和治理层出不穷的贪腐。诸多案例表明,由于缺乏天然的权威性,以网络监督为代表的民间力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和改变结果,最多形成舆论和道义压力。当其游离分散时,往往苍白无力,转瞬即逝。即便力量集中,形成群体围观之势,问题的最终解决,也须依赖政府及相关部门出面。当人们庆幸于一些网络监督的“成功战绩”时,更要看到诸多围观只能在浩瀚而快消的网络世界留下淡淡的踪迹。

重要的是,面对网络监督独有的特点和网络背后的民意分量,如何适应、研究并用好网络监督这支“尖兵”,并使其最终形成一股重要有效的反腐力量,应当成为各级各地政府尤其是纪检监察部门面前的一道现实课题。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有可能将权力关进牢笼;让权力在最广大公众的目光中接受监督,才会让贪污腐败无所遁形。当一桩桩偶发的网络反腐日益演化为有效的反腐形式,“意外”将变为“常态”,“网情民意”将集中汇聚成重要的“制度力量”。

反腐的斗争长期而艰巨,有着广泛民众基础的网络围观并非防治贪腐的“零余者”,媒体的监督也一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但是制度的力量更加系统、稳定、持久,甚至加强前者的监督力量。当多种手段实现制度性的有机融合,反腐的网络和威力将实现倍增效应,贪腐者纵然手段高明,百般防范,哪怕不抽名烟,不戴名表,不住豪宅……在制度的力量下,他们的落马将成为一种必然。

新闻推荐

海南节前汽车租赁市场遇冷

务院前不久公布了节日期间小型客车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方案,这一政策搅热了很多城市的汽车租赁市场,刺激了游客自驾出游。然而,海南省今年中秋、国庆节前汽车...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网络反腐走向“制度力量”白靖利)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