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改革创新的年代,舆论宣传、领导讲话鼓励,把敢于创新作为口头语,讲得最多。特别在组织人事部门考核选拔用人时,“敢”字的比重更大。鼓励干部只有大胆想、大胆干,才能闯出一条新路子来。然而,在倡导“敢”字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怕”字的作用。
这里讲的“敢”字,
指的就是为官用权要敢字当头,无私无畏。领导干部“敢”什么?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一是敢于探索敢人为先。面对诸多新情况、新问题,领导干部只有具有敢为人先的胆识,敢于突破成规定势的魄力,敢于否定自我的勇气,真正做到敢于打破思想上的“误区”,开拓观念上的“盲区”,探索体制上的“难区”,突破机制上的“禁区”,打破老框框,抛弃老经验,才能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列,带领人民群众走出一段非凡的历程,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二是敢于坚持原则,敢于较真碰硬。有些领导干部奉行多栽花,少栽刺的信条,坚持谁也不得罪。乐于当“好好先生”。为保“乌纱帽”,遇难绕道走,是非面前不开口,发表意见跟人走,原则问题“打哈哈”。究其根源,是私心作怪,不敢坚持原则,不敢较真碰硬,怕得罪领导影响前途,怕得罪同事影响关系,怕得罪下级丢了选票。身为一名领导,党和人民把一定的权力交给了你,可以说是重任在肩。当需要你“拉脸”的时候,就要有无私无畏的党性原则和敢于碰硬的魄力。
所谓“怕”,就是为官、从政、用权要审慎。作为领导的“怕”什么?笔者认为:一是怕辜负组织的重托,人民的期望。记得有一位建树颇丰的老科学家曾这样说,每当主持重大科研项目时,尽管早有准备,心中仍惊怕,甚至寝食不安,在整个过程中,表面上从容镇静,内心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千怕万怕,怕出了错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直到瓜熟蒂落,惧怕才慢慢地消除。但是,随着接收新的科研课题,那种熟悉的恐惧感又周而复始。又一例,一位政绩不俗的单位领导,也有这般感叹:由于为党和人民做了一点工作,这些年来仕途还算顺利。但面对每次提级晋升,自感内心战栗。官越做越大,胆越来越小。古人云:花团锦簇之乡,常为凶险之地。只有三省吾身,加倍谨慎,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二是怕为政不勤、为政不廉。勤政就是干事,廉政就是干净。作为领导干部,只有常思为政之勤,才能做到“三到”:身到,凡事身体力行,事必躬亲,率先垂范;心到,凡事精于策划,苦于析理,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眼到,勤于观察,深入调研,了解群众疾苦,掌握群众矛盾;手到,勤于调研,亲手实践,乐于学习;口到,对身边的人,对本地、本部门的矛盾和问题,勤教勤导,警钟长鸣。常思为政之廉,才能做到“四慎”。慎初:廉洁自律,拒腐防变,面对权、钱、色的诱惑,不搞下不为例;慎微,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节”入手,严于律己,防微杜渐;慎交,择善交友,远小人,亲贤者;慎独,时刻都要以党和国家人民的利益为重,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其实,“敢”与“怕”是两种对立的心态,是矛盾的互为反面。但是有时需要有机地统一在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上。做事为人,既要“敢”字当头,又应常备“畏惧之心。”
新闻推荐
南山奶粉因生产许可证注销问题近日备受关注。10月16日,记者了解到,该公司仍会继续生产奶粉。早前,湖南省质监局曾公布决定对湖南亚华乳业控股有限公司的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