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读《论语别裁》 品悟南怀瑾□钟定光(隆林)

来源:百色早报 2012-10-25 05:47   https://www.yybnet.net/

南怀瑾  

最近,细读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越读越感兴趣,为先生的博学多才、精辟见解所折服。

以前读《论语》,囫囵吞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现在随着南先生的精辟讲解,一下茅塞顿开,看似东一句西一句的 《论语》语录体裁,好像互不相干,但经南先生一串讲,才发现原来却环环相构,句句相连,每篇独立成章,二十篇连在一起又连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而更让人敬佩的是南先生的博学多才,对《论语》章句的讲解,上引天文,下引地理,佛、道、儒家经典信手拈来,史、地、易、诗出口成颂,中外名人诗词俚语开口成篇,让人除了解《论语》章句的含义外,还获知其它的知识,受益匪浅。

南怀瑾先生为何能有如此渊博的文史知识,集佛、道、儒诸家的知识于一身呢?查阅南先生的身世方知他一生刻苦钻研、勤奋学习。1918年3月18日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乐夺南宅殿后古村落的南怀瑾,6岁开蒙,师从温州名土朱叶渊,熟读四书五经,涉猎诸子百家,17岁时他不仅对儒家经书已经研集颇深,而且在遍阅经史子集、博览诸子百家之余,又兼及拳术剑道等各种中国功夫,同时苦心研习文学历史、琴棋书画、诗词曲赋、医学卜算、天文历法诸学,每得其精髓而以为乐。19岁毕业于浙江国术馆并获得武术教官资格,24岁入成都军校担任武术教练兼政治指导,期间与住在成都不远的灌县青城山买岩寺的禅宗大师袁焕仙成为忘年之交,干脆辞去教官之职,随袁焕仙学佛修禅。之后又奔赴四川峨眉山大坪寺闭关3年,在青灯古佛旁日夜通读书、律、论佛经典,通读《大藏经》。1947年在国家风云突变的年代,回到阔别九年的家乡,隐居于西子湖畔,在杭州天竺灵隐寺,细细批阅浙江图书馆所藏的文渊图《四库全书》,1949年才携带一大堆笨重的书籍,乘船离开大陆,开始长达36年的台湾著书立学生活。他一生研究学问,以诗书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因此,集教授、居士、护法、宗教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有“上下三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的美誉。

南先生的文史渊博,学贯三家,因此在《论语别裁》中抛开朱熹注本,从《论语》原版入手,敢于对程朱说不。他说:“在朱熹先生的学问面前,大致没有话可讲,但他对四书五经的注解绝对是对的吗?在我个人非常不恭敬,但却负责地说,问题太大了,不完全是对。”“在南宋以前,四书并不用他的注解,自有他的注解,而完全被他的思想所笼罩,那是明朝以后,朱家皇帝下令以四书考功名,而且必须用朱熹的注解。因此,六七百年来,所有四书五经、孔孟思想大概被限在‘朱熹的孔子思想\’中……所以各位手上的这本朱熹先生注解的书,值得参考,但不能完全相信。”因此,他的《论语别裁》完全抛开朱熹注本,而是按照原文,对每一句语录的讲解引经据典,融佛、道、儒三家于一体,集文史、《诗》、《易》于一炉,融汇贯通,自有其精辟的论述。他在讲学中讲到“学而时习之”时讲到了“学问”这个词,他说:“普通人的一般说法,‘读书就是学问\’。错了。学问在儒家的思想上,不是文学。这个解说在本篇里就有。学问不是文学,文章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做好人,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

南先生的《论语别裁》讲的是古文,说的是人生,让你看后、听后,茅塞顿开,耳目一新,对儒家的孔孟思想有了新的认识,也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

新闻推荐

不能让最低工资看上去很美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有18个省份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增幅度为19.4%。目前,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深圳的150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读《论语别裁》 品悟南怀瑾□钟定光(隆林))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