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河池撤地设市10周年—— 说出你的感言和期待

来源:河池日报 2012-11-15 13:46   https://www.yybnet.net/

 

网友“最近有点烦”:过去有一句话,叫“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话在现在细想起来,却不尽然,现在的“当官的”可不仅仅只会“为民作主”,而是“让民作主”。在河池,有着基层民主建设的良好基础和土壤,中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就诞生在我们宜州。回头梳理一下10年来的变化,最大的变化应该在于政治生态的更民主、更开放、更包容,政府部门善用网络,红头文件“晒”上网、领导干部网上纳谏,开通“网络问政”专区体察民情化解民忧,组织部门不再是“中国最神秘的部门”,而是成了“最开放的部门”,组织活动开放日,让普通老百姓逛一逛,看一看,挑挑刺,通过“公选”方式,选拔任用干部,让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下一个10年,希望河池的政治生态更加开放,让老百姓都有途径、有条件关心政治、参与政治,推动社会和谐和进步。

网友“达玛花”:这几年来政府为发展河池的特色产业做了很多工作。像我们宜州德胜镇的苗圃村,专门发展种苗圃,有些树苗、花苗,比如桂花树苗和茶花苗,卖到几百元钱一棵。据一个搞苗圃的朋友对我说,在广东省,一株桂花树卖几万元都很正常,主要是要达到一定的规格和要求,比如树高、树冠形状等,都有严格的“卖相”要求,而河池培育的苗圃树苗,目前很多都还达不到要求。所以个人建议,政府在“资金扶持”特色种养时,应该提供更多的“智力输入”。

网友“小荷尖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的结尾,发下了这样的宏愿。“诗圣”住着“茅屋”,难免要“为秋风所破”,屋破之后,除了吟诗和发愿,确实无有他法。而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贫民住茅草屋的历史大约要扔进人类建筑史的故纸堆中去了。回望10年,河池打响了一场全面消除农村茅草房攻坚战,并在2012年8月份历史性宣告全市告别了农村贫困群众居住在茅草房的时代,更多的老区贫困群众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

网友“红水河钓鱼者”:“食在广州,穿在苏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应该就是10年前,当时广州人以能吃闻名,粤菜风靡海内外,苏州以丝绸和“苏绣”闻名天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让杭州旅游声名鹊起,柳州的木材板子厚实,是做棺材的好材料。10年后的今天,我看食、穿、玩、死在河池,都不成问题。此话怎讲?先说“吃”,河池的长寿食品、绿色食品,绝对既美味又健康;再说“穿”,“东桑西移”让河池宜州的茧丝绸产业规模越来越大,桑园面积和鲜茧产量已经连续5年保持全国第一;再说“玩”,河池的红色、生态等旅游产业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有赏不尽的美丽,玩不够的景点;至于“死”,到世界长寿之乡巴马,“百岁老人”依然身体硬朗、步履自如,无数养生人群到巴马后,很多病都不治而愈了,你说说,到了河池,你还用用担心“死”这个问题吗?

网友“水果捞”:这几年来,市残联组织盲人学习盲人按摩,让很多盲人走上自力更生的道路。我伯父就是一个盲人,先在宜州残联学习,后来在宜州盲人按摩店做事,一个月有七八百块钱的收入,现在又去了东莞,包吃包住外,月收入已经超过2500元,和他一起去的还有一批河池老乡。要是没有市残联的培训,他们现在应该还是坐在家里,没有事做,等着人养。这是河池市党委、政府关心百姓民生、关爱特殊人群的一个缩影。

网友“无语无奈”:10年来,河池的地面上,低矮的旧楼房推倒了,高耸的大楼建起来了;狭窄崎岖的街道不见了,宽敞平坦的水泥路通了;安全系数低的“三马车”不见了,“的士”、公交车等现代交通工具多起来了;“马路市场”越来越少了,统一集中的专业市场慢慢成型了。河池的城市化程度越来越高了,这是有目共睹的现实。大量周边人口都涌入了城市,下一个10年,应该是提升城市内涵,完善城市功能的关键10年了!我们拭目以待。

新闻推荐

加强文物保护的法治之手不能太软□白 林

11月19日是文物保护法颁布实施30周年的日子。在看到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纳入法制轨道的同时,城市建设和旅游开发破坏文物甚至走私贩卖文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屡...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河池撤地设市10周年—— 说出你的感言和期待)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