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三十六年的坚守 ——记仁和区“一师一校”彝族教师陈国发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2-11-22 07:36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王南桢

11月6日12时,记者乘车翻越三座大山,来到海拔2500多米的老村子小学。这里离仁和区布德镇政府20多公里,因为路况较差,3.5公里的路行驶了近40分钟。

老村子村是布德镇一个偏远村,这里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村民仅靠种玉米等传统农作物生活,老一辈人大多是文盲。就在这样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老村子小学唯一的教师陈国发已在这里默默无闻从事启蒙教育36年。来到学校时,陈国发正在给他的6名学生上课。

今年58岁的陈国发,很清瘦,1.67米的个子仅有97斤。他是原务本乡大火山村人,1976年7月毕业后分配在村小教书。为了扎根村小教书,他将家安在了老村子村,住在离学校较近的半山腰。教村里学龄儿童读书、识字,改变他们的生活,这是陈国发的一个愿望。

老村子小学是布德中小学校的一个教学点,只设有小学一、二、三年级课程,主要招收老村子村的适龄儿童。学生最多的时候有两个班36个学生,现在生源逐年减少。这里隔年招生,进行“复试教学”,即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一个班里混合上课。

老村子村里住的基本上都是彝族同胞。因此,陈老师都是进行双语教学。按教程规定,陈老师还开设了语文、数学、思想道德、体育、音乐等课程。记者看到,老村子小学的设施很简单,只有两间教室、两间教师寝室和一个卫生间。陈国发说:“学校前前后后已经搬了3次。从最初的茅草屋到土木结构的瓦房,在今年政府实施的校安工程中,村小得以重建,今年10月初才搬到这里。村小搬迁后,陈国发从家到学校要走1个小时,他干脆搬到学校来住,周末才回家。

陈国发告诉记者,这里交通不便,没通村道以前,他下山去乡里、镇上办事要走3个小时,回校爬山得走4个半小时。这几年,村道修通了,坐摩托车到镇上仅要1个小时,但租摩托车要四五十元。

“现在政府对教育很重视,不仅改善了村小的校舍,还给学生配了营养餐。”陈国发感慨地说。每个星期他都要到布德镇中小学去拿牛奶和鸡蛋,每天给学生煮鸡蛋,学生生病还要送回家,协调学校用水用电……在老村子小学,陈国发既是老师,又是保育员、工人。

为了能跟上教学改革的要求,陈国发主动学习、更新知识,积极参加镇中小学组织的教研活动。他说,他已租了摩托车,第二天就要下山去参加教研活动。

为了不影响教学,陈国发平时有个小感冒都是自己采点草药吃,因长期操劳他患上了胃病、痛风、肺病等多种疾病。儿子陈德祥说:“有一次,我爸因痛风没法走路,还是我把他背到学校,他上完课后,我又把他背回去的。”

在许多人看来,一个小伙子,从22岁开始,就把自己扔在一个山区学校,一干就是36年,好像有点傻。“我舍不得山里的孩子,当初扎根村小,就是想教他们读书识字,将来改变生活。”陈国发对记者讲出了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唯一让他感到内疚的是,妻子患重病住院近半个月,他不能陪在身边。

新闻推荐

坚持从严治党 推进伟大工程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之五

□新华社评论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并就此提出了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三十六年的坚守 ——记仁和区“一师一校”彝族教师陈国发)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