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在与会代表和各界党员、干部、群众中产生热烈反响。各界在解读报告的时候,也通过数字的方式进行了新的解读和诠释,展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24个字
参与起草组工作的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芝鸿认为,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
施芝鸿认为,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45次
“报告中,‘人民\’出现了145次!”
十八大代表、湖南衡阳市委书记童名谦十分认真,一个个地数了十八大报告中的“人民”两个字。
仔细翻阅这本厚达64页、近3万字的报告,以人为本的理念,执政为民的情怀,犹如一条红线贯穿十八大报告始终。
“科学发展观要以民生为导向,也要以民生为检验。”童名谦建议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统筹推进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和人本发展,把造福老百姓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代表们认为,十八大报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使命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必将进一步增强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40%
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报告在谈及收入分配时强调“公平”。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改革要加快培育中等收入群体,我们目前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太低,不利于消费需求的释放,应把这个当作大事,2020年应把中等收入群体提升到40%左右。实体经济、中小企业是培育中等收入阶层的主要来源。国家应将结构性减税作为收入分配改革中的大问题加以解决。同时建立收入分配基础制度。 (综合新华社)
新闻推荐
国家四部委相关负责人就民生问题答记者问坚持房市调控 破除以药补医
在十八大第四场记者招待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党组书记姜伟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朱之鑫,环境保护部部长、党组书记周生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杨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