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清华博士逃离科研释放的信号骆家树

来源:河池日报 2012-12-01 00:08   https://www.yybnet.net/

 

曾在系统控制领域的国际顶级专业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数篇长论文的清华大学博士萧杨,最近弃科研而去,被北京某中学录用,即将签约。

得意门生的离去,令导师程代展痛心、惋惜,苦苦挽留,无奈前者去意坚决,无任何转圜余地。原因很简单,“对科研没兴趣了”。

兴趣是动力,是基础。尤其是科研这样的职业,没有了兴趣,研究无法进行,硬着头皮做下去,结果也不难想见。在这个意义上,萧杨的离去,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问题在于,萧杨为何不再留恋业已展示光明前景的科研舞台?是什么样的一只手,招引他改弦易辙?取舍之中,透露出怎样的价值观?

曾经,科学和科学家寄托着亿万青少年的人生理想,众多的未婚知识女性,以在科学家中寻找如意郎君为时尚。但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看到一些中小学生作文,科学已经风光不再,科学家也已难觅踪影。

对个体而言,兴趣有时的确是发自内心的喜好,说不出缘由的痴迷。然而,当兴趣表现为一种共同的好恶和集体的倾向,兴趣的根系必然深扎于社会土壤中。社会“追星”,数不清的俊男靓女就非电影学院不读;环卫站是“事业编”,即便职位区区几十个,仍不妨碍3000多名本科生、研究生展开争夺大战。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好,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厌恶。一切的背后,都是利益。歌星影星,一出场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元,要钱有钱,要名有名;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意味着权力,象征着保障,在凡夫俗子眼里,那叫春光无限,魅力无边。与利益绝缘而矢志不移于某一专业、某一事业的有没有?有,但为数寥寥,不具代表性。否则,我们就没有改革的必要。

当今社会,利益格局在不断调整。调整难免一时的失衡,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纠偏,正常的价值判断将会动摇。平心而论,与科学家教育、成长所投入的成本相比,与科学家对国家、对人类的贡献相比,与科学家付出的艰辛劳动相比,我们的利益分配,是否存在较大的调整、改革的空间?

眼下,“国考”正发着“高烧”。一边,科研在博士眼里鸡肋不如;另一边,上万考生争抢某个职位。这冰山火焰之间,耸立着大大的问号。

新闻推荐

环保部向经济部门提供环保综合名录 强化企业生态环境责任

据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

 

(记者

 

罗沙)

 

记者7日从环保部获悉,环保部近日向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等13个经济综合部门...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清华博士逃离科研释放的信号骆家树)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