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冬至”和“清明”的功能几乎一样,民间也有“冬至大于年”之说。
古时的冬至甚至比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的级别还要高,周朝还把这天作为新年的元旦,后来虽然改了,但也非常重视,称之为“亚岁”,大概也就是比“过年”低一个档次的重要节日。到了汉代,“冬至”的地位又提高了。《汉书》上说,冬至期间举国上下例行放假、烧香、吃狗,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走访,其隆重的程度和热闹的氛围绝不亚于现在的“过年”。到了唐、宋时期,冬至就成了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盛大的祭天大典,老百姓也要向父母尊长祭拜。成吉思汗统治中国之后,冬至祭天祭祖等许多风俗便渐行渐远了。但是老百姓特别是汉人没敢忘“冬至风俗”。
“北方食饺、南方吃粑,冬至狗肉香天下”,就是至今还在流传的冬至风俗吧。
至于“吃狗肉”,为什么成为中华民族的冬至风俗之一?各种版本的传
说都有。其中的一种,是说此风俗乃是汉高祖刘邦带动的。
据说刘邦还在沛县做亭长时,中国历史上最霸道的秦始皇灭了六国后也没收了“冬至假”。刘邦带着兄弟收保护费被冷得发抖,就既骂老天又骂始皇。这时候,刘邦的一个死党樊哙灵机一动,就给老大弄来一盆“狗肉火锅”,一来让刘邦暖暖身;二来要老大解解气(他把秦朝的皇帝比喻狗)。刘邦真的“吃了”秦朝江山后,仍然没忘那个寒冷的冬至和一盆暖身的狗肉。于是,他颁旨恢复了“冬至假”并且每年在冬至那天都吃狗肉。据《北京青年报》
古代冬至热闹堪比过年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12月21日电 卫生部21日发布通知,对健康体检中应用放射检查作出规范,要求不得将放射检查列入对儿童及婴幼儿的健康体检项目。通知规定,医疗机构制定《健康体检项目目录》时,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