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将迎来“小寒”节气,标志我国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专家提醒说,此时节,公众要注意防寒保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每年阳历的1月5日至7日,太阳到达黄经285度时为小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我国大部分地区小寒和大寒期间一般都是最冷的时期,俗话说“冷在三九”。“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也恰在小寒节气内。
我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第三候“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觉到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气象资料显示,小寒时节,华北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一般在-5℃上下,极端最低温度在-15℃以下,东北北部地区,平均气温在-30℃左右,极端最低气温可达-40℃以下。
医生说,小寒前后,强冷空气及寒潮冷锋活动频繁,易造成气压、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剧烈变化,人们往往难以适应而感染各种疾病,如呼吸道疾病等,因此,大家要做好防寒防病准备。除了多穿衣服和加强体育锻炼之外,在日常饮食中,如能多吃些红枣、萝卜、橘子、牛肉、鸡肉、鹌鹑等御寒食物,也可以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海口1月3日专电(朱海威王自宸)海南在今年元旦前推出的2013年元旦、春节期间旅游市场价格多项限价措施,属海南“双节”限价以来最严格的一次。其中力度最大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