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如何获得“高等学历”:
以辞职威胁朝廷
咸丰九年(1859)腊月,翰林院侍读学士潘祖荫向咸丰皇帝上了一道奏疏,其中说:“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宗棠也。”他的这两句话,让左宗棠的名字一夜传遍全国,自此,左师爷牛大发了。骆秉章统领的下属中有位总兵名叫樊燮,自恃立有战功见左师爷不拜。左师爷十分恼怒,喝道:“武官见我都要请安,你为何不拜?”樊总兵答道:“武官虽微,但我也是朝廷二品大员,为何要拜一个未仕的举人?”左师爷闻言大怒,破口大骂:“滚出去!”事后,左师爷逼着骆秉章参了樊总兵一本,让这位“有眼不识泰山”的总兵卷了铺盖。
左宗棠的“学历”是在道光十二年(1832),参加在省城长沙举行的乡试,因“搜遗”中第成为“举人”的。但此后的几年中,他三次赴京会试,均不及第。故此,“举人”的学历绝对是左宗棠的一块心病,他一心想要弄个名正言顺的“进士”。
光绪元年(1875)五月,左宗棠以钦差大臣身份奉命督办新疆军务。这位左大人一直为自己的“举人学历”耿耿于怀,他想得最多的是,自己的身份仅是举人,再有功劳按例也不能入阁,死后也得不到追封,自己建立再高的丰功伟业也不能光宗耀祖,这哪对得住祖宗啊?于是,在军情紧急时刻,这位十分有性格的左大人自恃盖世功业,上奏清廷,要求解除军务,回京参加会试。当时,西北正处于关键时刻,左宗棠此时要求更易主帅,对于清廷来说简直是“大厦将倾”。朝廷看出了左宗棠的真实用意,赶紧遂了人家的夙愿,破例赐他一个进士,并授予翰林院检讨职务。
左宗棠由此得到了绝对的“高等学历”,精神大振所向披靡,接连攻克塔城、伊犁、新疆,收复六分之一的国土,为大清立下不世之功,自己也进入了中国历史上民族英雄的序列。这件事,无论谁来说,从哪个方面来说,左大人采用这种方法得到这个“高等学历”,都确实有些不地道。
光绪十一年(1885)七月二十七日清晨,七十四岁的左宗棠在福州钦差行辕任上去世。清廷追赠他为太傅,谥“文襄”,赏治丧银三千两。左宗棠可以微笑着满意地长眠了。据深圳新闻网
新闻推荐
春节前夕,部分银行悄然上调了信用卡手续费。记者了解到,近期上海银行、兴业银行等相继调整了分期付款手续费率。业内人士建议,消费者选择分期支付时应仔细了解细则,计算好各种费用,避免产生额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