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重奖难消地下水污染之争

来源:桂林晚报 2013-02-19 07:54   https://www.yybnet.net/

魏英杰

近日,网传“山东潍坊许多企业将污水排到1000多米的水层污染地下水”,引起了极大关注。但据潍坊市回应称,该市环保局已排查企业715家,暂未发现帖文反映的问题。目前,该市公布有奖举报办法,对相关举报人最高将奖励10万元。

从年前关注空中的灰霾,到年初热议地下水污染,这说明公众环保意识在提高,也表明生态污染已大举入侵人们的日常生活。面对污染细胞的扩散,没有退路的人们只能奋起反击。任何逆反时代潮流的做法,都将遭到公众唾弃。潍坊重金悬赏“求举报”,如果是看到人心所向,从而积极作出回应,不妨加以肯定。

不过,这种做法却让人嗅到一点赌气的意味。此前网上传出,当地派人到北京,试图通过运作阻止媒体曝光问题。一时间,微博上风声鹤唳,充满“成败只在今夜”的紧张气氛。如今人们看到,相关报道非但得以公开,当地还放出“最高奖励10万元”的话。不排除这是当地了解网上舆论后所采取的应对措施,而从这里可看出当地急于化解公众质疑的心态。

但应该说,当地要想消除公众顾虑,关键还是要采取切实行动。重赏之下有无“勇夫”,这且另说。政府部门掌握的信息和手段比公众多,应承担起逐一排查企业的责任。对那些已排查的不存在问题的企业,则有必要公开相关信息,让公众进行判断、监督。例如,当地采取何种排查手段,排查过的企业为哪些,监测的数据结果是什么?这些信息都有必要公之于众。当地若只是摆出悬赏的漂亮姿态,却避开信息公开这个实质问题,恐怕仍难以赢得公众信任。

同时,需要厘清的是:当地目前的地下水污染情况如何,企业在这其中扮演何种角色,答案仍不清晰。何况,这种地下排污技术是否合法,企业何以千方百计往地下排污而不愿意进行污水处理,这些问题也需要专业解答。如果这些问题还没搞清楚,公众的愤怒或将沦为非理性的发泄。

批评公共部门是为了推动社会进步,这同样有赖于公民理性力量的壮大。在许多情况下,批评公共部门也是一种“技术活”。越是有“技术含量”的批评,越能体现公民社会的成长,而缺乏专业素养的质疑,则有可能把公共部门推向错误的路径选择。近年来,网络舆论风生水起,这为公众监督提供了大舞台,但因此也出现了公共部门被非理性情绪牵着鼻子走的现象。可以说,公众不理性与公共部门不理性,一样都是法治社会的敌人。

回到事件本身,公众借此发泄对环境污染的愤怒,或者有关部门赌气般地回应公众质疑,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当地应依照相关法规,认真排查企业,全面公开信息,这才是处理问题的应有态度。而公众不妨借此事件,进一步了解当前国内地下水污染状况,思考解决问题的合理路径,这样才不至于动辄陷入道德批判的困境。

新闻推荐

鼓浪屿之行

今年春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美丽的鼓浪屿。这座位于厦门岛西南隅的小岛早就令我向往已久。在厦门的时候张导游就对我说:“鼓浪屿是‘海上花园\’,它用有限的1.87平方公...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重奖难消地下水污染之争)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