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不该人人自称弱势群体

来源:桂林晚报 2013-03-30 01:46   https://www.yybnet.net/

广东顺德容桂26日发生一起城管小贩冲突事件,不过此次不是城管打小贩,而是4名城管执法队员被女小贩追打,涉及路段约150米,有3人的执法证被扯掉,一人制服被撕烂、纽扣被拔光。整个过程中城管并未还手。相关城管队员诉苦,觉得他们也是弱者。

健康社会不该人人自称弱势群体

在可以确信自身不会受到实质性伤害的情况下,城管执法队员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弱势,至少说明他们开始明白:在当下的舆论环境中,强势是强势者的墓志铭,弱势是弱势者的通行证。理解了在城管执法队员和小贩发生冲突时,旁观者往往会自然而然地倾向于弱势的小贩一方,就会明白城管执法队员希望抓住任何一个机会“塑造”自己弱势群体形象的原因了。

同情弱者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可当弱势群体被不分青红皂白地视为正义一方,而且人人都争先恐后地往弱势群体身上靠的时候,说明我们的社会一定出现了某种问题,即在某种程度上不是靠规则而是靠道德来评判是非曲直。一个健康的社会,弱势群体一定是一个客观的、外在的标准,比如物质上不够充裕、身体上不够健全,等等。但是完善和统一的制度规则,会让这些“弱势群体”在心理上有一种强势感——— 我不会因为其他方面的弱势而处于受欺负的状态。

可当下,很多时候这种内在的强势和外在的弱势恰恰被颠倒了。除了强势的城管执法队员自称弱势外,人们还可以看到太多被公认为强势的群体,也拼命把自己归入弱势群体的行列,比如官员、白领等。2010年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就是对此最好的说明——— 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的党政干部受访者达45.1%;公司白领受访者达57.8%;知识分子受访者达55.4%;而网络调查显示,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的网友则高达七成。

你可以说自称弱势是一种矫情,可是如果把弱势理解为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某种程度上我们每个人确实都是弱势群体。回到城管执法队员自称弱势群体的问题上,如果城管执法队员有正当的权利抗拒那些“不可能完成的执法任务”,如果规则能确定任何人实施暴力行为都必须承担法律责任,那么被“暴力侵犯”的城管就不会从弱势上找靠山,而是从规则中汲取力量。

重建社会行为规则,让人人都能生活在稳定且可预期的规则之下,这才是健康社会的常态。当人人都往弱势群体身上靠时,弱势有可能是“护身符”,但是,它终将是最真实也最让人感到无力的弱势感。

城市公共管理已走向一个临界点

4名城管表现出“打不还手”的克制风度,值得赞赏。但于一个执法行动而言,执法者的示弱绝非是根本的应对策略。也许,城管隐忍不发,有助于防止更严重的暴力发生,但挨打就是城管必须要付出的执法代价吗?

不可否认,目前社会对城管的认知确实有点妖魔化,仿佛他们与小贩天然对立。这与城管称自己也是弱者的逻辑一致。因此,我们看到城管在自身形象纠偏上,多以微笑执法、旁观执法等应对,这可能缓解了街头暴力,但对城管正名却效用不彰。

为何出现这种状况?执法粗暴固然是重要原因,但冲突背后是亟待解答的社会议题:城市管理者是否有权驱赶小贩?小贩有无可能获得正当的谋生地点和方式?正是这些疑问,城管执法行为才一开始就遭遇质疑。一旦冲突发生,为生计而战的小贩,就会占据道德高点,而城管执法的合法性及道义性,便会受到严重质疑。

当城管执法不是靠法治与规则去驱动,而更多时候需要考量人性与道德;而在小贩这一边,当生计随时可能被剥夺,自保的欲望就很容易激发出暴力的对抗。在那一刻,城管与小贩都可能回到人性的“丛林状态”,谁都有弱势感就不足为奇。

规则不明的世界,没有强者可言,只有共同的弱势之困。这个规则不仅是指城管执法的规则,更是指一个让底层人有生存空间的城市发展规则。当城管与小贩都以弱者自居,不得不说,城市公共管理已经走向一个临界点。只有重建规则,才能走出困境。

“城管也弱势”折射执法焦虑

近年来,由于一些城管队伍本身素质的缺失,一些执法者心中没有百姓,恃强凌弱,出现城管队员滥执法、蛮执法、过火执法等现象,因而充斥媒体的多是城管欺压商贩的报道。以至于4名城管执法人员被一名女小贩追打,才成为一个新闻。可见,目前城管执法依然办法不多,习惯于走两个极端,要么暴力执法,要么消极执法、甚至毫无办法。因此,与其说城管“也是弱势群体”,不如说是城管患上了执法“焦虑症”。

正如城管队员诉苦所言,受体制、机制的限制,城管是执法部门中的“弱势群体”。城市管理是个不被人尊重、吃亏不讨好的行当,管理好了,理所应当,无人喝彩;管理差了,招来众人棒喝唾骂;与小贩据理力争,发生了冲突,无论是对是错,迎来的都是社会和公众口诛笔伐的声讨。然而,既然城市市场秩序需要城管去规范,那么,我们全社会就必须给予其足够的尊重和关爱。同时,我们不妨从建立和健全有关法律、制度着手,给城市管理定义一个范畴,给执法行为设置一个边界。

我们不想看到城管欺压小贩的场面,同样也不愿意看到城管被小贩殴打的场景。城管与小贩,本是矛盾的统一体,只要相互理解、支持和礼让,是完全可以和谐相处的。更重要的是,城管的“严厉”,是为了维护城市的秩序,是为了让广大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有序。因此,城管应克服执法“焦虑症”,摸索和创造出一套科学、规范、人性化的城市管理模式,去改变以往简单粗暴的执法方式,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和执法水平,树立城管文明执法的新形象。

本报综合

新闻推荐

天津居民自家发电获批 每度卖4毛多

记者4日从天津滨海供电分公司了解到,继日前受理了首例居民“自发电”并网申请后,又受理了首个个人“卖电”业务。目前,天津滨海新区居民上网“卖...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不该人人自称弱势群体)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