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表”成为两会的一个热词。
养老金双轨制备受诟病,人民网的调查显示,9成以上的网民认为,废除企业和事业单位养老金双轨制的条件已经成熟。对此,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坦言,正在针对一系列问题进行综合研究和顶层设计,但是双轨制合并尚无“时间表”。
有关人大收回税收立法权——现有的18大税种中,只有极少数税种由全国人大立法,其他全部都是授权国务院作暂行规定或条例。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建议全国人大在2013年年底之前,收回税收立法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信春鹰回应,人大对国务院的授权决定现在依然有效,什么时候收回,还要认真研究分析,没有路线图,也没有时间表。
有关房产税改革——房地产调控进一步加码,相关举措引人关注。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表示,财政部正积极研究扩大房产税试点方案,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
开征遗产税,目前尚无时间表;商业车险改革,暂时没有具体时间表;提高国企红利上缴比例,短期内无时间表……
“改革要有路线图和时间表”的共识,使公众对于当下社会问题的解决,有着迫切的期许。希望在一定时间内,得知相关改革的进程,这种要求应该不算过分。
民意的压力,是改革最好的推动器。两会是一个独特的舆论场,让问题变得透明和尖锐,避而不谈显然不太可能,面对“时间表”的追问,相关部门和官员们,已不像以前那样支支吾吾,答非所问。
“暂无时间表”的回答,会让“心急”的公众不满意,却是实话实说。相比于问而不答,或不切实际的空头承诺,它更真实。得承认,不管是养老金双轨制并轨,还是房地产调控,抑或治理大气污染雾霾天,都有着现实的复杂性,不可能一蹴而就。不然,这些问题也不会成为“沉疴痼疾”。利益格局的调整,必然“伤及”一些人的利益,要让大多数人都满意,不太容易。政治的复杂之处就在于,不仅要有良好的初衷,有胆识有勇气,还需要智慧和技巧,逞不得匹夫之勇。
除问题自身的复杂性之外,各种阻力也是改革难有时间表的原因。没有谁会站出来说“反对”改革,坦承存在阻力——国家发改委官员说,收入分配改革继续推进,不存在阻力;央企负责人称,央企不阻挠收入分配改革;大部制改革中,相关部委一再表态,不会成为阻力……可实际上,阻力并非不存在,它们显而易见或深藏不露,明争或暗斗,以种种方式牵制着改革的推进。
在“时间表”上,我们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复杂问题的谨慎,也要有突破困境的勇气,破除阻力的果决。于民众而言,要多一些理解和耐心;于两会上的“代言人”而言,要多一些“责成”的分量和力度;于相关部门而言,要多一些坦诚和行动。
(据《中国青年报》)
新闻推荐
别了,铁道部!【博文】“昨天下午回到铁道部,看着门口的牌子,我久久没能挪动步子。旁边有上百名记者在照那块牌子,我的心情很不平静。铁路是一个拥有200万职工的庞大系统,我们对那块牌子亲呀!但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