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政府职能5个减少……10日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打出了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同步进行的“组合拳”。
把该管的管好
让政府创造更好环境
“重事前审批,轻事后监管。”这是当前社会各界对政府行政较为集中的意见。来自基层的高亚飞代表说,现在一些行政审批涉及部门多、需要文件和手续复杂,让经办人不胜其烦。而证照办下来了,事后的监管又往往流于形式,更有甚者,一些没有证照无业经营者反而有更大的生存空间,因为有的主管部门坚持“没有证照的都不属于我的管辖范围。”
“事前审批意味着权,事后监管则意味着责,重揽权、轻担责的错误取向导致了部分政府部门职能的越位、缺位和错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冯俊说,“此轮改革,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动了真格。”
“只有权责分明,才能划清政府和市场的界限。”在今年政协全体会议上“痛批”行政乱收费现象的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周汉民认为,把该管的管好,政府才能把精力真正放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
把不该管的放下
让市场和社会更好发挥活力
“政府今后要少干些越俎代庖的事。”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张韶春说。
“政府把不该管的坚决放掉,让‘有形的手\’回到自己口袋中来,就会减少对企业和百姓的束缚,激发起市场和社会的活力。”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说。
改革只是起点
防止“精简再膨胀”怪圈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财经大学公共预算专家蒋洪教授说,此次改革针对当前政府职能转变中的突出问题,让我们看到了解决“九龙治水”“跑部前进”等“顽疾”的曙光。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机构改革涉及到权力关系的调整、利益格局的分配,阻力很大,很容易出现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现象。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庆钰认为,改革的意义不仅也不能止于“大部制”,如何在大部门下实现各个分支机构各有管辖,责任明晰,相互融通。理顺关系、有效衔接,运行通畅,这才是最重要的。
“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安庆分公司总经理王彪认为,政府依法行政、企业依法经营、社会依法办事,真正做到这三个“依法”,既能为改革保驾护航,更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和动力。
新闻推荐
近日一则消息在网上传开,全国政协委员刘敬民在6日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小组讨论时呼吁,应该推动体育赛事电视转播权改革,打破央视体育转播垄断权从而带动体育产业更好发展。随后,央视CCTV5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