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中强调要“规范减刑、假释工作”。审议报告的一些人大代表指出,目前过多过滥的减刑、假释已引起了社会的质疑和不满,成为司法不公与腐败的一个“黑洞”。
一些人大代表指出,不少群众有这样的感觉——如今服刑人员减刑、假释怎么这么多呢?为什么一些判刑的官员那么快就出来了呢?
有代表举出一个已经查处的案例说:广东省江门市原副市长林某因受贿罪被判处10年有期徒刑,却一天牢没坐,还在审理期间就贿赂10万元买通相关人员办好了“保外就医”。“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教授周光权说,应做到将相关裁定文书在网上公开,必将大大减少背后的“名堂”和“猫腻”。针对一些地方实施的减刑、假释公开听证制度探索值得称赞,但是仍须在程序、公开上下功夫,如做到听证前的向社会公示,公众、律师可参加旁听等。
新闻推荐
“三年前,江苏远东慈善基金会捐赠180万元,对北川群众实施心理援助。近日,基金会到北川考察心理援建成果,看到灾区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倍感欣慰的同时,了解到北川残疾人就业仍面临很大困难,已经计划在北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