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备受关注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公布。根据方案,改革后的国务院组成部门将减至25个。专家分析,此次为未来的改革预留了空间,改革的重点是转变职能,简政放权。
两会·聚焦
●此轮改革预留空间,优先解决突出问题
“这次改革还是以‘问题导向\’为主,方案中的具体调整,都是针对目前政府遇到的一些突出问题。我认为这是个系过渡形态的方案,还不是国务院组成架构的定型,方案为未来的改革预留了空间。”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汪玉凯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称,本次方案调整涉及的交通领域、食品药品监管领域、海洋权益保护等,既是目前急需职能调整的领域,也已取得改革的社会共识,调整后不会引起大的波动,在操作上也比较容易实现。
汪玉凯解释,本次改革该是坚持“稳步推进”的大原则,“虽然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早有酝酿,但是真正启动应是在十八大之后,从十八大结束到两会之间时间较短,大规模的政府改革,从操作层面来说,存在现实困难。所以,本轮调整着眼于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内部关系,而不是过多看重外部的部门合并。”
●职能合并同类,政企分开倒逼铁路改革
在今天披露的新一轮机构改革方案中,对铁道部的撤销,对于卫生和计划生育以及食品药品监管领域的职能整合备受关注。
根据方案,实行铁路政企分开,将铁道部拟定铁路发展规划和政策的行政职责划入交通运输部;组建国家铁路局,由交通运输部管理,承担铁道部的其他行政职责;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铁道部的企业职责;不再保留铁道部。
汪玉凯表示,目前的改革方案将倒逼中国铁路系统的内部改革进程。在政企不分的情况下,监管和被监管者是一个人,政府监管和企业责任都很难到位。“这次铁路政企分开的改革方案如果审议通过,铁道部作为最后一个政企不分的国务院组成机构将就此撤销,改革启动后,中国铁路领域不得不迎来内部改革。”
●改革进程才刚开始,有效简政放权成期待
对于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上个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公报要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微观事务管理,以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这些政府改革的目标能不能实现,不能指望一纸方案,方案出台后,改革的进程才刚刚开始,前方的难题还不少。”汪玉凯称,真正做到简政放权,要完成政府对市场放权,对社会放权、上级向下级放权,理清政府同市场和社会的关系,理清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而把政府内部关系理顺之后,还要进行审批制度的改革,“没有审批和许可制度的改革,简政放权基本就是空谈。”
对于即将启动的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汪玉凯称,政府部门整合本身就是一个原有利益关系、权力关系崩溃的过程,“中国政府机构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大的部门利益格局,这种背景下,机构改革肯定会遇到阻力,这次改革能不能成功达到预期目标,还是要看对于利益格局的调整能不能到位。”
(据中新社)
新闻推荐
表现起伏太大,华裔小子林书豪已经不是火箭队的非卖品。北京时间昨(12)日晨,NBA官网的专栏作家山姆·史密斯透露,火箭已经悄悄地向其他球队透露,愿意送走林书豪和欧米尔·阿西克,来换取更好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