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提“自由迁徙”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和相关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常住人口,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第一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看到‘自由迁徙\’这个词。其实自由迁徙已经是中国大规模城镇化进程中的现实,农民工虽然实现了自由迁徙,但没有享受到公平的待遇,背后是制度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异地高考破冰,农民工纳入保障房保障范围,推动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近来一项项举措,可以看出政府为自由迁徙创造公平制度环境的决心。
收入同步增长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力生产率提高同步”。人们发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力生产率提高同步”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两个同步\’体现了我国民生未来的发展战略,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收入倍增\’目标的具体指导。这一提法明确了要建立居民收入正常增长机制,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理念。”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熊梅说。“‘两个同步\’可以说互为因果。据测算,每年居民收入里,劳动者报酬收入占到80%以上,因此,提高居民收入最基本的途径是提高劳动者报酬收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树成说。
放宽民间投资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必须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近年来,“非公经济36条”、“新36条”等一系列政策陆续出台,有力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为加大贯彻落实力度,拉动民间投资有效增长,国务院有关部门陆续制定出台了42项配套实施细则,为有效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新闻推荐
“网络反腐”法制化在反腐败立法中明确群众对腐败行为的监督、检举的权利和义务
“网络反腐导致一批腐败官员落马,但也存在虚假情报、恶意炒作、侵犯隐私等问题,有必要进行规范。”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律师刘红宇在今年两会上提出的提案中,呼吁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