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类消费者投诉中,涉及增值业务的投诉最多,现在,固定电话消费者也开始投诉增值业务费用的问题。”王辉说,固话用户不少都是老年人,这一群体一方面收入较低,另一方面没有定时查询话费详单的习惯,一旦被“吸费”,损失往往更大。
“后来增值业务商客服回话,并给我听了个录音。当时他们把电话打到我家,我爸接的电话,他70多岁了,听力也不太好,应付了几句就把电话挂了,没成想就认定他同意定制这个服务,”宋先生说,“骗老年人实在可气。” “年轻人白天上班,留在固定电话旁边的多是老人和小孩,他们更容易受SP电话推销的影响。”河北省工商局12315指挥中心负责人樊开源说,近年来,固定电话增值服务项目日趋增多,有的在推广增值业务时,通过不实宣传或片面宣传诱导消费者,引发纠纷。目前,河北固话收费相关投诉已经占到了电信类受理投诉总量的10%左右。
针对近年来电信服务和手机质量等方面的问题投诉剧增这一现象,河北省工商局对各大电信运营商和市场占有量较大的手机代理商进行了数次行政约谈,提醒企业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然而,层出不穷的消费陷阱却为何难以禁止?王辉说,关键在于工商执法部门和运营商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调查取证面临不少难题,客观上削弱了执法力度。
“通话信息 、时长记录 、话费账单都由运营商掌握,让违规者自己来提供自己的违规证据,怎么说都不会太容易。”王辉说,曾经有一名消费者投诉电话被不合理扣费3年多,但由于运营商只提供半年的话费信息,最后只能退赔6个月的钱。
新闻推荐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 国家反恐办主任 、公安部副部长孟宏伟29日接受采访时表示 ,新疆巴楚暴力恐怖案件侦破工作已取得重大进展 ,案件基本查清。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