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京报一则《眼镜暴利调查:标价有猫腻,市场太混乱》的调查引得眼镜业界一片沸腾。新京报记者暗访就曾发现,明明一副几十元的镜架,翻十来倍甚至更多倍后打个微折卖给消费者,眼镜行业暴利可见一斑。在此背景下,国芳眼睛超市坚持平价销售,赢得良好口碑。
记者暗访眼镜行爆猛料
日前,有新京报记者以导购员、学徒工身份应聘北京多家眼镜店、加工车间,发现其中暴利与猫腻:在生产地批发价几元至几十元的镜架、镜片,在商店柜台上,身价翻了几十番。还有商家玩起文字游戏,山寨国产货改个英文字母名,就变成了国际名牌。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即使是同品牌同款式的眼镜,在不同的店里也会有数百元的差价;而看起来差不多的眼镜,如果被冠上进口的标牌,与同类产品的价差可达上千元;不同渠道和材质的镜片和镜架,其价差也是相去甚远。
国芳眼镜工场 真打折无秘密可言
据了解,现在中国主要有东莞、厦门、温州和丹阳等几处大型眼镜生产地,价格都很低。比如,“记忆合金架”每副11元,“时尚合金架”每副16元,“板材架”每副16元。在众多眼镜店,这些镜框架身价却翻了几十倍。
“我好几副眼镜都是在国芳眼镜工场买的,这里记忆合金架才20来块钱,26元、56元、71元的镜片也随处可见。市场众多店面售价一二千元的1.74镜片,眼镜工场598元就能买到。”一位眼镜工场的忠实粉丝如是说。
国芳眼镜工场 拿镜片配镜很普遍
记者采访得知,他们之所以把店址选择国芳百货七楼角落,是因为这里租金低,不能把高租金的成本转嫁给顾客。记者在店内看到,很多售价数千元甚至几万元的多焦点的花镜,在眼镜工场仅需几百元至一两千元。 “在我们眼镜工场,众多消费者都是拿到原包装的镜片验证品牌后再到加工室进行加工,所有的镜架镜片不存在以次充好,绝对的物超所值。而且,价格绝对透明。”眼镜工场的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 刘佳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4月18日电 财政部18日公开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79.69亿元,这一数据比去年的预算执行数减少1.26亿元。 财政部18日向社会公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