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女孩小晓(化名)在浙江镇海精诚帕尔工程有限公司已经工作五六年了,一路打拼到中层,感觉一直蛮好。
春节过后,公司例行召开了管理层会议。会上,老板出台了一个新规定:所有管理层必须剃光头,剃了每人奖励1万元,不剃的罚1万,不剃也不认罚的直接辞退。另外,拿了钱之后,光头要保持每月一剃,否则也要罚钱。
“我是女的,剃光头以后怎么出门?”包括小晓在内的6名女员工,拒绝剃光头也拒不认罚,不久,她们果然收到了辞退邮件。
近日,其中5名被辞退的女员工来到镇海人社局,状告企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剃头的规定来得很突然
“年后的管理层会议上,老板助理拿了一张纸,上面写着我们的名字让我们按手印,让我们相信公司、相信企业”。小晓说,当时大家没多想,都按了手印。随后,老板宣布了剃光头的“新政”。
小晓说,参加会议的30多个管理层中,共有9名女员工,这条规定宣布后,男生中除了两人外,都剃了光头,领了钱,“但9个女生都不愿意剃光头,其中有3个交了罚款。”
3月18日,包括小晓在内,6名不剃头也不认罚的女员工收到了公司邮件,让她们尽快办理离职手续。不久,小晓等人离职。“这件事真的很伤人,对我们来说,是一种侮辱,感觉只要有钱,想怎样就能怎样。”小晓对记者说,她们状告公司的目的,并不是想回去上班,“再去这个公司已经意义不大了,我们只想争一口气。”接到小晓等人的投诉,镇海人社局劳动监察办公室监察员邵新良觉得,这家企业“很荒唐”。“我对这家公司一直印象还不错的。”邵新良说,这家公司从来没发生过员工纠纷,是辖区内的A级企业,接到投诉后,他们已经去公司了解了情况。
公司老板董先生也已经前往镇海区人社局,他表示,愿意坐下来,双方谈一谈。
记者通过劳动监察部门,电话联系了董老板。他拒绝了采访的要求,只是说自己也剃了光头,而且为了奖励员工剃光头,已经掏了近30万,他觉得,自己很委屈。
5名被辞退女员工获赔6.9万元
20日,想出这个奇葩规定的精诚公司总经理董林和5名被辞退的女员工坐到谈判桌上,经协商,公司向5名女员工支付共计69754元的经济补偿。
上午9点,记者赶到镇海仲裁院时,3名被辞退的女员工、董林以及另外两名女员工的委托人史先生都已经到场。
史先生就是本报此前采访的当事人小晓的老公。他和小晓是大学同学,一直喜欢小晓的长发。他说,如果一定要让他老婆剃光头,那还是不干了。
仲裁院的监察员分别听取了双方的意见后,让双方面对面进行协商。为了不影响协商,记者未被允许进入。
11点40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协商好了。
协议上主要内容包括:在解除劳动合同的同时,公司向5名女员工支付69754元经济补偿,这个补偿是以每位员工月平均工资乘以工龄来计算的。
另外,公司支付5名员工3月未发的工资,同时归还3名员工的相关证书,考证费用自行结算。
签完协议后,双方握手言和。
因为双方是自愿协商解决,劳动仲裁部门未对该公司的做法进行定性。
在这件事情中,小晓等员工曾在一张写有自己名字的纸上按下手印,事后她们才得知,按下这个手印,意味着自己无论怎样都应该“相信企业、相信公司”,包括剃光头。
对此,劳动监察员也特别提醒,员工在签署相关合同、协议前,一定要了解清楚内容,否则很容易产生纠纷。
奇葩规定制定者
剃光头是为了让员工更优秀
镇海仲裁院的3楼走廊上,董林一身深蓝西装,黑色皮鞋擦得发亮。不过最显眼的还是他的光头——作为奇葩规定的制定者,他自己也剃了光头。“我不后悔,这是对员工的一种挑战,我想让他们更优秀。”董林点起一支烟,表情沉稳。
董林说,剃头令的出台,是企业薪酬体制改制中的一项措施,“既然我们实行了‘无制度、无机制\’的模式,就得体现一种决心和勇气,要拿出态度。”
平时爱看《道德经》、《易经》、《菜根谭》的董林,将这个“无制度、无机制”解释为“无为而治”。
董林再三申明,公司没有强制员工剃光头,辞退6个员工的原因,是她们不诚信,“我也知道剃光头肯定不好看,所以我给员工1万元的安慰奖;罚1万元,应该说是失信金。”
董林解释,在公布这个“剃光头”规定前,员工按了手印,无论做什么都“相信企业、相信公司”,他们答应后又反悔了,所以不够诚信,“虽然他们之前表现都很好,但不诚信的人还能共事吗?不能共事!”
但据记者了解,当时员工按手印的纸上,并没有明确告知员工要剃光头,而在事后,“以上人员自愿剃光头”一行字,才出现在这张纸上。
对于记者“为什么不明确告知”的疑问,董林的解释让人匪夷所思:“提前说了谁还会愿意?”
至于那些剃了光头的员工是否出于自愿,董林的回答很干脆:“他心里怎么想没关系,看到结果(剃光头)就好。”
董林说,其实自己也不想剃光头,不过身为当家人,一定要做出表率。
(据钱江晚报)
新闻推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学科研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报恩寺是我国目前保存完整的明代古建筑群之一。由于平武报恩寺酷似故宫的宫殿,所以也有“西域故宫”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