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讯 日前,泾县离休干部杨德柱将一份珍贵史料——创刊于1936年的《救亡日报》无偿捐献给了泾县档案馆,使这一保存好、价值高的抗日史料在馆内永久珍藏,成为镇馆之宝。
据了解,这份由上海文化界救国会、上海妇女界救国会、上海各大学教授救国会和上海国难教育社等五个民间团体联办的珍贵报纸,诞生于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候,办报宗旨是宣传抗日救亡。《救亡日报》发出了中华民族“救亡的怒吼”,传递了中华民族各界的抗日宣言,充分表现了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奋勇抗战的精神。杨德柱老人在十年前从旧纸堆中发现这个珍贵的资料后,细心整理出完整的从创刊号到休刊号的30期报纸,精心装订成册。《救亡日报》一篇篇报道的文章,如一声声号角,警醒着同胞投入救亡的战斗;像一支支匕首,投向敌阵,留下了血与火的历史见证。杨老深深为这些详尽的血与火描述和作者那爱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奋笔写下了两千多字的《救亡的怒吼——读【救亡日报】有感》。
杨老献出这份极其珍贵的抗日史料宣传教材时说:“沉重而屈辱的历史不能淡忘。收集好、整理好、保护好抗战遗留下的珍贵档案文献,对于研究抗战史和教育下一代勿忘血泪仇、民族恨,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王元根)
新闻推荐
5月4日,由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赠的“赛复流动科技馆”落户泾县。虚拟打乒乓球、穿针引线、拓扑环、空中音乐、静电跳蚤、伯奴利悬浮球等新颖奇特的科普展品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