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0日,容县获得了中国老年学学会授予的“中国长寿之乡”荣誉称号,这是容县获得“中国诗词之乡”美誉之后,获得的又一个绝佳美称。获得“中国长寿之乡”这块招牌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利用这次契机,将容县“中国长寿之乡”的特色品牌发展壮大,是我们今后的重点研究内容。
(一)整合旅游资源,打造“长寿旅游胜地”。容县作为中国长寿之乡,有着独特因素。气候平和,温润宜人。夏长冬短,年平均温度在21.3℃左右,暑寒温差不大,极宜人居。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68.16%,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境内河溪纵横,水资源条件得天独厚。风景绮丽,拥有国家AAAA级“三名”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略台真武阁及容县将军故居,还有都峤山森林公园、都峤柚谷生态旅游区、天堂湖温泉度假山庄、天堂湖峡谷漂流、望君山奇石公园等著名旅游景点。在有利因素下,容县应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整合旅游资源,积极打造“长寿旅游胜地”。目前,容县百岁寿星共有92人,分散在县城和各个镇,并不集中,有必要集合长寿典型因素,参照河池东兰月亮河长寿村模式,规划建设“容县长寿村”作为展示平台,村内可建设高档次老年度假公寓及疗养中心;建造长寿馆,展示容县百岁寿星蜡人像及吉祥物;实施民俗风情表演、汽车营地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此外,每年可举行一系列长寿主题活动,扩大影响,如“容县寿星公”评比,寿星公的蜡人像可入驻长寿馆。设计行孝礼仪,引导游客拜访老人。同时,加大长寿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增加旅游商品在旅游收入中的比重。开发保健用品与健身养生器械,推广医学辅助养生理念;开发长寿纪念品、长寿吉祥物及代表长寿祝愿的植物花卉;规划建设长寿特色街,主营长寿养生用品与食品等。
(二)开发食品品牌,打造“长寿食品基地”。容县人长期以来非常注重食用土生土长且富有营养价值的绿色食物,形成了主食大米,兼食粟米、红薯、芋头等杂粮,素荤交错、清淡膳食、结构合理、营养均衡的健康饮食生活习惯。而容县具有丰富的特色农产品品种:位列中华“九大仙草”之首的铁皮石斛;“南方珍果”容县沙田柚;具有补肾补血养颜功能的黑芝麻糊;能补血健胃,祛湿防贫血,对防治妇女产后贫血有独到效果,尤其适合儿童、孕妇、贫血者、免疫力低下、癌症患者食用的红香菇;杂粮“黑爪粟”,以及生态溪水鱼、放山鸡等。可以依托这些资源,将其开发成长寿养生食品。要进一步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优化品种,提高品质,使更多的农副土特产品通过绿色认证。加大投入,积极培植一批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积极开拓销售市场,聘请权威机构和专家认证长寿食品,提高产品的可信度和知名度。创建以“长寿”为主题的休闲农业示范园,以养生消费带动经济增长,带动农民增收。
(三)发展保健产业,打造“长寿养生福地”。近年来,健康与养生越发得到重视,并成为一种时尚。容县山清水秀、极宜人居,完全可以着眼健康养生时尚,打造健康疗养圣地。可充分整合森林、河流、农业、中医中药等特色资源,推动容县旅游从单纯“观光游”向集休闲、度假、养生、体验于一体的“深度游”转变,重点围绕健康管理、养生保健、康复疗养、中药浴理疗等内容,大力发展天然氧吧、天然泳池、养生足疗、养生按摩、温泉养生等特色疗养项目。抢抓机遇,大力发展一批养老保健院,让全县高龄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无忧无虑安享晚年。
(四)围绕孝道文化,打造“长寿文化阵地”。老人是长寿事业的出发点、支撑点和归宿点。容县将围绕“广西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示范县”,充分挖掘容县的长寿文化、孝道文化,不断继承与弘扬关爱老人的优良传统,着力打造独具岭南特色的“长寿文化阵地”。每年隆重庆祝农历九月九日的中国老人节,组织欢庆节目,弘扬孝道传统。同时,进一步发展壮大容县老年大学、容县老年人活动中心、容县老科协、容县老体协、容县老年学学会等“老”字号的协会组织,丰富社团活动;进一步发展容县采茶、木偶戏、舞狮、山歌等民间文体活动;组织成立关爱老人的容县志愿者队伍,弘扬关爱老人的良好风气。
(作者系中共容县县委常委、副县长)
新闻推荐
9月13日,园艺工人在天安门广场修剪绿植。从9月11日起,北京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沿线的国庆花坛布置正式开始,预计9月25日全部完成。据了解,北京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