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辑部的故事》之所以备受期待,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当年担任老版总策划的郑晓龙亲执导筒。从早期的《渴望》《北京人在纽约》开始,到不久前的《金婚》《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郑晓龙对现实主义题材的把控和引领能力从未被质疑,甚至去年突然杀入古装剧,《后宫·甄嬛传》 依然能成为宫斗剧的巅峰之作。然而这一次,郑晓龙却让观众大失所望。
在此前的新闻发布会上 ,郑晓龙屡屡深情地回忆起22年前老版的创作经过,如今想来是大有深意:一帮早期的文化圈中人每天神侃 ,最终借“编辑部”这个情景喜剧的壳,实际上是把侃出的社会热点话题进行了密集的“电视化吐槽”。这样形成的电视剧本,其文化含量如今哪部剧能企及? 观众对《新编辑部的故事》的批判,基本集中在形式大于内容,过气网络段子一锅烩。我的理解是——既然已经没有第二个王朔能出山,甚至连模仿也困难,对于导演来说,除了在喜剧样式上放手一搏,还能有什么更好的突围方法?既然《武林外传》《炊事班的故事》《爱情公寓》 已经让情景喜剧推向高峰,那就干脆整合各种喜剧元素来个“重口味”吧! 其实,《新编辑部的故事》的无奈,也是中国式电视喜剧的普遍困境。喜剧最核心的支点是文本的力量,可这几年来,一方面,不缺幽默感的中国人创造了无数的网络段子;一方面,喜剧剧本的创作却在日渐萎缩。这其中既有编剧导演的稀缺、创作环境的束缚、文化价值的缺失,更重要的是未能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喜剧演员宋丹丹就曾透露,电视台对喜剧的收购价远低于别的题材。“好像一加了笑声,电视剧就变得廉价了一样。”话说回来,即使真的“王朔归来”,面对观众早被网络调教锻炼得超高的笑点,《新编辑部的故事》就一定能成“故事”吗?(杨媚)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华盛顿5月2日体育专电NBA季后赛首轮2日进行了两场比赛。常规赛排名西部第六的勇士队完成逆袭,主场92比88艰难取胜之后以4比2的大比分淘汰西部第三的掘金队。网队则再次挽救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