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晨昏单行本江苏文艺出版社年月版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来源:兰州晨报 2013-05-18 14:25   https://www.yybnet.net/

《晨昏》(单行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年5月版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3年4月版 辛夷坞女,原名蒋春玲,80后当红女作家。作品主打“暖伤”基调。

随着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热映,掀起怀旧风潮

同名小说继2007年初版后再版

小说作者辛夷坞认为“两者相似度还是有五分的”

辛夷坞称《晨昏》的单行本和新作《应许之日》不久将出版

由赵薇导演的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上映以来票房一路走俏,再次带来了一股集体回忆的浪潮。影片的同名原著小说《致青春》早在2007年已问世,曾连续稳居青春类小说销量榜首。最近,随着电影的热映,这部小说再版。

与电影一道,小说在某种程度上推进了这股回忆浪潮的流向。被挟裹而下的,不仅是70后,还有80后。诚然,70后基本是掌握这个时代话语权的一代,他们中的大多数成为各个阶层的中坚力量,现在正好有资格去回忆逝去的青春年代。而富于戏剧性的是,80后在这股潮流中不觉“躺着中枪”,他们也自然而然地加入到回忆的序列中,正在经历青春的同时过早地陷于回忆。难怪近日有媒体撰文表示“似乎在一夜之间,80后一代集体变老了”。他们早已走出了郭敬明式“明媚的忧伤”的阴影,也磨去了韩寒式“像少年啦飞驰”的叛逆,他们更多地直面现实:住房、婚恋、竞争压力、人际关系、父母赡养、个人亚健康状况、保险保障……

无论是70后还是80后,纵然两代人在物质背景上有所迥异,但青春的底色应当是相同的,那就是激情、梦想、爱,当然也有畏惧。在大时代语境下,个体命运也被烙上浓厚的时代印记。每一代人都有他们的怕和爱。只是,《致青春》为这样的情绪提供了临时的出口,我们得以在被表达的同时表达自己,在对方身上看到自己的怕和爱。小说中的爱情以残酷和悲凉收场,作者放弃对其进行“乌托邦”式的童话建构,而流转于主人公手里的那本《安徒生童话》也许成为最后的童话。

古罗马哲学家、悲剧作家塞涅卡说过:“青春在它即将逝去的时候才最具有魅力。”对有些人它已经逝去了,对有些人正在逝去着,前者在回望的失意中带有过来人的骄傲,后者则在蜕变的痛苦中带有挣扎和自嘲。但青春不会因此而停留,这是它的残酷,剩下的似乎唯有缅怀与致敬。

辛夷坞:文学和影视永远是一对最好的情人

晨报:据说你写小说之前是国企秘书,是怎样的机缘让你开始写小说的呢?

辛夷坞:我在原来的单位做了很多年的文秘工作,那种可以想象的人生我觉得很可怕。所以,还是趁着年轻的时候改变一下,要不然再等几年,生活更稳定了,可能我就没有那个勇气了。辞职以后在网上看了一段时间的小说,试一下看自己能不能写,那时候比较闲,就忽然之间想写这样一个故事。

晨报:《致青春》是你的早期作品。现在回头看这部作品,有何感触?

辛夷坞:《致青春》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作品,说是“代表作”也毫不为过。青春是什么?当你怀揣着它时,它一文不值,而只有将它耗尽后,再回头看,一切才有了意义——爱过我们的人和伤害过我们的人都是我们存在的意义。多年前,我在写《致青春》的时候,心里澎湃的就是这样的感悟。

晨报:你的一系列作品被认为是“暖伤青春文学”,你怎样理解这样的提法?

辛夷坞:说实话“暖伤文学”这个定义我也是后知后觉从媒体上得知的。“暖伤青春”也好,这都是外界给我,或是我的作品的定义,但我自己从未给过自己任何的定义。写作是作者本身对世界的感知,更是由内心抒发的东西,该写什么、想写什么,到了适当的时机都是自然而然的,只写我自己感兴趣的、喜欢的题材和故事,这是我现在唯一坚持的方向。我理解的暖伤简而言之就是在感伤之余仍让人看到类似于希望的东西存在。

晨报:你的作品都被改编成影视剧。你如何看文学和影视之间的跨界联姻?你在创作中会不会有诸如“小说改编成电影会是什么样”类似“影响的焦虑”?

辛夷坞:写作是作者本身对世界的感知,更是由内心抒发的东西,该写什么,想写什么,到了适当的时机都是自然而然的,只写我自己感兴趣的、喜欢的题材和故事,别的无需多想,这也是我现在唯一坚持的方向。

至于文学和影视,我认为二者永远是一对最好的情人。没有莫言的《红高粱》不会成就一个享誉东西方的张艺谋。没有J·K·罗琳,也就没有电影《哈里·波特》的成功。没有张爱玲和扬·马特尔,同样没有日后更耀眼的李安。

晨报:电影《致青春》的改编有没有达到你的期待?谈谈对这部电影的看法?

辛夷坞:我自己认为相似度还是有五分的。因为我太清楚电影的改编对于原著来说是一种重塑,你没法完全用看小说的目光去审视一部呈现在银幕上的作品。在我看来,如果说我的原著是泥土,赵薇翻拍的电影就是一棵树,树根植于泥土,来源于泥土,但它自有它呈现的面貌。目前为止我感到欣慰的是,虽然故事的情节有所改动,但原著的内核依然是在的。青春的迷茫和选择,成长的得与失,感情和现实的碰撞,这是原著和电影同样想表达的东西。

晨报:近期是否有出版新作的计划?

辛夷坞:近期要出《晨昏》的单行本和新作《应许之日》。

我必须承认《晨昏》在我的写作经历中是很有意义的一部作品,如果不是它一度萌发了我的写作欲望,或许我也不会走上现在的写作道路,它都见证了我成长的历程。

《应许之日》则依旧是个现代都市题材的爱情小说,作品整体的风格没有那么沉重和压抑,更偏向大家熟悉的“暖伤”调子。至于更多的细节,还是等待作品完成之后再一一对大家揭晓吧。

本报记者 张海龙

新闻推荐

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巨额贿赂 中国农业银行原副行长杨琨被“双开”

杨琨 资料照片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 根据有关规定,中共中央纪委对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执行董事、副行长、党委委员杨琨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检查。  ...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晨昏单行本江苏文艺出版社年月版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