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周京南: 红木“红”在哪“木”在哪?

来源:桂林晚报 2013-06-24 01:28   https://www.yybnet.net/

紫檀是红木中的极品

自明清开始,红木就备受达官贵人的青睐。“在历史上,红木向来是大户人家用的家具,可以说是一种奢侈品,一般老百姓人家用得相对较少。”据明清宫廷家具专家(红木研究专员)周京南介绍,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人们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需求,红木也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里。“‘仓廪实而知礼节\’,精神需求最大的特点,可能就是怀旧,而怀旧需要一个载体,传统书画、文房四宝、古玩,另外,还包括红木家具。”

●文化之“红”工艺之“红”

“红木是集实用性、收藏及艺术价值为一体的作品,它体现了雕刻、造型、工艺及装饰等艺术,承载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比如明式家具,线条委婉流畅,素面朝天,无需雕琢,体现了明代文人的‘无欲无求心如镜,云淡风轻真君子\’的人生追求。”据周京南介绍,明代人讲究恬淡、虚泊、内敛,而明式家具如圈椅、官帽椅正符合“大美无饰”的文人特质,没有过多的修饰,线条极为简洁。

与现代家具不同,红木家具的榫卯结构为中国传统家具的一大特色。“传统红木家具以榫卯相接,不仅牢固,而且美观,能够自行拆卸,颇有趣味。”周京南笑道。据了解,一套红木家具从原木材到成品需要经过多道工序,从最初的选料到制做成型,要经过木材自然干燥、打画稿、打粗坯、雕实坯、细雕、打磨、上蜡或髹漆等数个步骤,而这些工序往往多为手工工艺。

受传统文化熏陶,中国人素爱红木,尤其是50后、60后对其更是情有独钟,而70后、80后也常怀喜爱之情。“不少人把红木家具放在家里当成一种点缀,还有人‘半买半玩半收藏\’投资红木。”周京南表示。

●“木”以稀为贵“木”以老为珍

众所周知,红木以木材珍稀、年代久远为珍贵。而这“木”有哪些,年代又何寻?

林科院制定红木标准,将红木分为“5属8类33种”。5属是以树木学的属来命名,包括紫檀属、黄檀属、柿属、崖豆属及铁刀木属,8类则以木材的商品名来命名,指的是紫檀木、花梨木、香枝木、黑酸枝、红酸枝、乌木、条纹乌木和鸡翅木。而红木是指5属8类33种木材的心材(树木中心,无生活细胞)。

“实际上,传统意义上的红木只是一种统称,指的是颜色比较深的硬木品种,不过这种说法是否准确还有待商榷。”据周京南介绍,“由于受当时科技发展水平的制约,运输能力有限,中国历史上的红木大多为接壤国、东南亚地区的木材。但现在,有些非洲、美洲的木材也被纳入红木范畴,如非洲刺猬紫檀、美洲微凹黄檀。”

“木头有一个特点,年头越长,颜色越深,所以我们称之为‘老木\’。像紫檀、黄花梨,年代久远的色泽都较深。”周京南表示。

●好木一木难寻 替代材料将出现

2013年第16届《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缔约国大会把交趾黄檀、中美洲黄檀等列入濒危保护野生植物,这对我国红木行情发展将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据周京南推测,受公约保护的红木品种,价格可能会发生波动。另外,随着公约的实施,将来可能会实施配额制,有可能会出现新的替代性材料,“新的标准在修改,将来可能有新的木材,摇身一变,登堂入室,变成红木。”

“过去,人口少,财富集中度也小。而现在,14亿人口,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对红木的需求剧增,很多传统的红木如小紫、海黄、大红酸枝,变得‘一木难求\’。”周京南称,“过去,不少海南岛老百姓家的农具、炊具、厨具用的都是海黄,而现在,厂家紧缺到去百姓家里收购,包括门板、案板,甚至房梁。”

据周京南介绍,消费者在选购传统家具时往往存在一个误区,即“唯材质论”,认为只有名贵的材质才值得收藏,其实不然。“有些本土化的木材如榉木、榆木,做成家具也是很漂亮的,它们的商业价值可能现在看来不高,但它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像南方很多古木居,并不是红木,经过精雕细琢,流传下来成为了地方景观。”

●红木企业规范化“三高一低”促发展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鉴别红木真伪实属不易。“单纯地鉴别真伪确实很难。”周京南建议消费者在选购红木家具时,认准资质厂家,要三证齐全,红木家具产品应具有产品使用说明书、产品质量明示卡和产品合格证三个保证文件,“正规厂家会一五一十地告诉家具的主料、辅料是什么,是满彻还是夹杂其他材料,是不是贴皮?”

今年3月,《红木制品等级》标准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试行,标准的制定就是为了规范企业,规范市场。“标准的制定就是为了‘细化\’,细化并不影响销售,如实告诉消费者情况,消费者买得明白,争端纠纷自然就少了。”周京南为此提出了一个“三高一低”的理论,他解释为:“‘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低投诉率’。企业应当遵循\‘三高一低’原则。这不仅仅是对红木企业,所有企业都适用。”

文/江鸾

新闻推荐

地沟油是清朝产物?

据6月27日云南网报道,某媒体根据云南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做好地沟油制生物柴油工作的指导意见》,追问昆明每天产生的1500吨餐厨废弃物和150吨地沟油的监管情况时,采访了包...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低分免费游2013-06-29 01:27
评论:(周京南: 红木“红”在哪“木”在哪?)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