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孙娟琦 吴鹏辉)去年以来,渭城区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和西咸新区建设,按照“突出特色抓培训、注重实效促发展”的思路,创新培训形式,拓宽培训渠道,开辟“四大课堂”,锻造都市新区新农民。截至目前,该区利用“四大课堂”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29场次,组织干部外出观摩学习900人次,培训党员干部和群众5万余人次。
“观摩课堂”走出去。该区组织村干部外出参观拓展学习,组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涉及土地流转村的干部赴北京、西安、旬邑等地学习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农村等先进经验;组织发展产业村的干部群众赴山东及户县、礼泉等地学习先进生产经营理念;坚持区内观摩交流学习,结合社会管理创新、民主法治建设、科普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环境卫生整治等重点工作,在7个涉农镇办各建立1-2个富有特色的“示范点”,搭建交流平台,组织镇办之间巡回观摩,形成“比学赶帮超”的生动局面;利用实践基地锻炼学习,通过镇办推荐、实地考察、组织审批等方式,确立了正阳办“棚菜沼畜”四位一体的大棚菜种植、底张奶牛养殖基地等7个规模大、效益好、示范带动作用强的产业发展基地,作为农村干部实用技术现场教学实践基地,为干部群众提供参观学习和实用技术指导。
“理论课堂”请进来。该区突出党的十八大精神、惠农政策、统筹城乡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涉农法律法规等重点内容,针对培训对象实际,分类确定培训内容,村干部培训重点突出政策理论、涉农法律法规、社会管理等内容,提升大局观念和发展境界;致富能手突出涉农政策、产业结构调整等内容,用政策理论引导其合法经营、致富带富、回馈社会。并采取“白+黑”错时培训方式,抢抓农闲搞培训;采取编发“乡土教材”,2012年编印《渭城区惠民服务300问》6万余册,送学进村入户等形式,把党的惠民政策和农业科技知识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农户家中。
“流动课堂”沉下去。该区依托区农村干部流动培训学校,采取“菜单式选学、多元化教学、规范化管理”的模式,定期开展培训活动。采取基层选题、按需送教的“菜单式选学”方式,广泛征询基层干部培训需求,按需求确定培训课题,制定培训计划,每年开展三轮农村党员干部流动培训。根据农村党员干部对培训的多元化需求,整合区委党校、农林、水利、司法、科技等17个区级涉农部门力量,建立师资库,巡回镇办举办专题讲座、基地教学、田间示范等形式多样的培训,使农村基层干部一看就会、一学就懂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网络课堂”活起来。该区坚持以为群众提供快捷的教育培训为目的,着力建设“远教+广播+互联网”三位一体的农村网络化教育模式,依托区级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及164个远教终端站点,每月组织集中观看。同时还制作了7套光盘教学课件和24套专题片,丰富观看内容,使党员远程教育站点成为农村干部提质增效的“蓄电场”。组织各行政村,每天利用饭时闲暇,定点广播党的十八大精神、涉农法律法规、医疗卫生、实用技术和新区建设等相关知识,让农村干部群众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随时了解新政策、新技术。在渭城门户网、渭城党建网和各镇办门户网开设学习专栏,方便群众点学;依托互联网平台,建立基层党建、社会管理、组织工作等QQ交流群,使农村干部及时补充“营养”。 (B)⑦
新闻推荐
小韩:转眼已四十有三了,孩子马上就要中考,老爸老妈也已七十有余。正是家人最需要你的时候。新家已经装修好了,冬天一家人终于可以在有地暖的房间里,不用再担心会煤气中毒了。爸妈每天可以在小区花园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