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实在在做人、老老实实做事。这是苗伟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生的信念和经营企业的一贯理念。
从白手起家到成为绵阳地产界前三强,风雨征程40余年,苗伟依托这份信念,不仅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也让他创办的长兴集团成为了绵阳民营企业界的佼佼者,苗伟也由此多次荣获全市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
放弃铁饭碗 借钱办企业
现年59岁的苗伟,出生在山西一个农民家庭,贫穷和艰辛磨练了他的意志,干出一番事业成为了他的人生追求。16岁那年,苗伟只身闯荡绵阳,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在绵阳站稳了脚,先后在江油农机局、外贸局、绵阳市驻蓉办事处经贸公司等单位担任领导职务。
有铁饭碗,当上了领导,在外人看来,这已经非常不错。但苗伟却没有安于现状,1992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苗伟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于是果断放弃铁饭碗,借款35万元组建了绵阳市土地开发服务总公司,由此拉开了创办长兴集团的创业序幕。
在苗伟精心经营下,1996年底,长兴实现了由全民所有制企业过渡到了民营企业。为了实现集团化经营,发挥集团优势、联合优势、规模效益的特点,经过酝酿并经绵阳市体改委批准,1997年5月18日,长兴集团正式挂牌成立。
直面挫折 挺进行业前列
从创业之初至今,苗伟遇到了许多困难,有的甚至让他元气大伤,但最终都被他成功化解。
2002年,安县新县城迁至花荄。苗伟抓住这次机遇,在花荄开始了房地产开发。“没有料到的是,当时花荄居民的购买力还远远跟不上市场。”苗伟说,当时所有的资金几乎都陷进去了。无奈之下,苗伟只得将建设好的住宅以600元/平方米的价格处理,这个价格比起建筑的成本价足足低了200元/平方米。这场危机,让长兴“大伤元气”。幸运的是,受到重创的苗伟随后在中山市的几次“短平快”的开发,逐渐恢复了元气。
接下来,在开发“太阳城”时又一次让苗伟度过了一个“寒冬”。2006年,苗伟搭进全部家当,以1.7亿元买下了科创园的一块“荒地”。由于资金短缺,该项目险些搁浅。此后,又遇到了“5·12”大地震,导致资金无法实现迅速回笼,但最后在柳暗花明中实现与中国水电合作,苗伟又一次挺了过来……
转向制造业寻求新发展
面对未来,苗伟有很多梦想,向工业企业转型就是其中一个。今年4月,苗伟投资了1200万元在安县界牌新建了一个玻璃生产、加工企业,年可实现产值五六千万,目前企业已经进入试生产阶段。“玻璃加工项目的试生产,标志着长兴在由单一的房地产向工业企业转型中跨出了重要一步!”苗伟说,接下来,长兴还将加大转型的力度,通过转型来进一步夯实长兴的实力,同时通过与同行合作,在共赢中实现长兴的稳健发展!苗伟还打算加大对社会的回馈,通过投资公益性较强的实体,让企业与社会共同成长。
实实在在做人、老老实实做事。苗伟一直在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人生追求,而这正是这位民营企业家最大的闪光点。
(本报记者 舒小波)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18日)晚,在铁牛广场中央临时搭建的简易舞台上,众多巴蜀笑星的小品、相声、口技、方言剧齐上阵,拉开了巴蜀笑星绵阳行——“相约科技城说唱中国梦”绵阳市中国梦主题教育与喜剧文化艺术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