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较喜读书,无奈家境困窘,只图一日三餐,哪有钱买书。大学里有图书馆,解决了些问题。记得看了些如《旅顺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与黑》、《基督山恩仇记》及以前叫杂书的《水浒传》等四大名著。1965年参加工作后,成天翻山越岭、搓钻杆、打坑道、找矿,难出深山老林,要想搞到书真比蜀道难。有时走几十里路到公社看露天电影,都是“三战一哈”(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和西哈努克)。没有收音机,更无电视机,文化生活十分贫乏,哪有“此身此时此地”能读书的条件。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云南建水学习时,一位宣传干事拿一份传单给我看,上面说的意思是:毛主席叫许世友(共和国开国上将)看《红楼梦》,许说我看了一遍,毛主席说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他那是把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写出来,所以有两个人,一个叫甄士隐,一个叫贾雨村。真事不能讲,就是政治斗争,吊膀子这些是掩盖它的。又说,中国古代小说写得好的是这一部,最好的一部,创造了好多文学语言呢。“随陆无武,绛灌少文”(绛为汉初大将周勃),周勃厚重少文,你(许世友)也厚重少文,去读《红楼梦》吧。
《红楼梦》以前泛泛一般看过,认为不过是贾宝玉林黛玉谈情说爱之类的言情小说,其深意内涵真不得究竟。苏轼曾谈过“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才会得要领,毛主席说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看过这份宣传资料后,于是萌生了想买此书再看看的想法,但到何处去买呢?在有一种书多多其他书少少,所谓“封资修”和“毒草”的书不是被焚烧就是被尘封的“文革”时期,要想看到买到当时是禁书的《红楼梦》那真是做白日梦。正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地质队的一位同事春节后要回北京探亲,心想托他碰碰运气吧。真是想什么有什么。碰巧他在路过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门前时,看见许多人在排队,一打听,是排队买《红楼梦》书,于是他排了二百多人的队帮我买了套1972年4月重印的、以程伟元乾隆壬子活本为底本,曹雪芹、高鹗著一百二十回,启功注释的竖排四册本。
现在回忆这段经历,首先要感谢毛主席,不是他老人家与许世友关于《红楼梦》的一席对话,人民文学出版社焉敢重印发行?所以领导的话很重要。还要感谢我的那位同事,在“二月京城不见花”、“春风似剪刀”的北京排长队购买并千里迢迢背回建水普熊山上,哪能再读到描写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衰亡史的我国著名长篇小说《红楼梦》呢?
如今,无论走到哪里,什么好书都能买到。然而,静得下心来读书的人却越来越少了,这不由得让人顿生良多感慨!
新闻推荐
经过十五天太空遨游,三名航天员26日顺利返回地球。这是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战,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应用性飞行。它不仅再次验证我国已掌握的载人航天相关技术,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