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41年,刘勇刚(左)和曾勇终于相遇了。
他在成都长大,现在是一家旅馆的老板;他在内江长大,现在是内江公交集团二公司的经理。41年来不曾相识,双胞胎兄弟相隔甚远。机缘巧合,因一个朋友的一次认错人,兄弟俩最终相认。不仅如此,双胞胎兄弟在相认后的一个星期内,竟然联系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两个妹妹,还有74岁的老母亲。
●团聚 兄弟俩等了41年
曾勇,41岁,四川成都金牛区天回镇一家旅馆的老板,除了家人,他以前没有对任何人提过自己有个双胞胎兄弟。而现在,他恨不得把和亲弟弟相认的故事说给每个人听。
听说弟弟要来成都接他和老母亲,曾勇头天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这一刻,他等了41年。
刘勇刚,41岁,四川内江公交集团二公司经理。他找到失散多年的双胞胎哥哥的消息已在公司不胫而走,公司特别安排他把家人接回内江团聚。
7月3日上午9点,刘勇刚迫不及待地驾车从内江出发。团聚的那一刻,他也等了41年。
●巧遇 朋友认错人
时间回到6月23日晚上7点多。这天,哥哥曾勇在成都的邻居黄勇带着妻子及朋友,在内江市中区临江小区德庄火锅店就餐。
黄勇是内江人,已在成都安家,这次从成都回到内江,处理老家的一些事务。
刚坐下不久,一个熟悉的面孔进入黄勇视野。“勇哥!勇哥!”黄勇叫了几声,对方只是愣了愣,并没有回应。“好奇怪,他不是在成都吗?怎么也来内江了?而且还说了一口流利的内江话。”
这张熟悉的脸也让黄勇的妻子觉得不可思议,一连串困惑顿时萦绕在心头,他们站了起来,迎上去一探究竟。
当天,双胞胎弟弟刘勇刚和公司同事也选择在该家火锅店就餐。一路上和同事有说有笑,可是刚跨进火锅店大门,就被两个陌生人叫住。
刘勇刚心想,能够叫自己勇哥的人,应该是关系比较密切的人,可是仔细打量了一番,站在面前的一男一女是从未见过的陌生面孔。
●沟通 手机互传照片
“你和我一个朋友好像哦!”黄勇无法抑制内心的好奇,迎头劈面就询问刘勇刚的生辰。
听到对方说自己和另外一个人很像,刘勇刚心里突然咯噔了一下。的确,在他的印象中,父母曾经提到过他有一个双胞胎哥哥。
黄勇拿起手机,立刻拨给当时正在成都给车加油的曾勇。“双胞胎!我车还有个备胎!”电话那一头,曾勇以为朋友在开玩笑。因为除了家人,他没有向任何人提过自己的身世。
黄勇把电话给了刘勇刚,干脆让这两个极像的人自己沟通。
简单地做了自我介绍后,曾勇的心扑通直跳,他渐渐感受到事情可能是真实的,口说无凭,有图有真相才行。
此时,刘勇刚的心里也有同样感受,当场拍了一张照片传了过去。互传照片后,两人都十分惊讶,相似度连自己都觉得吓人。当下两人互留了电话,决定晚上再细聊。
●认亲 兄弟俩互吐身世
晚饭后,刘勇刚接到了曾勇的来电,这个电话一打就是近一个小时。他们聊到了自各的坎坷经历、身世、生活。而且他们又互传了光着膀子的照片以辨真伪,还给了家人看,连家人都惊叹不已:两人分明就是双胞胎兄弟。
无需多言,曾勇深信不疑,刘勇刚就是他失散多年的双胞胎弟弟。
当天晚上,兄弟两个都彻夜难眠。
●心急 双胞胎兄弟见面
两天之后,曾勇带着一家人冒雨来到内江。
刚出成渝高速内江收费站,儿子就看到了早已站在路边的刘勇刚。“爸爸,你看,那个人和你一模一样。”
时隔41年,兄弟俩终于在内江团聚。在弟弟刘勇刚家,他们面对面倾诉这些年来的经历,令双方的妻子、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曾勇告诉记者,他和弟弟长得这么像,生日、身世又很吻合。“不用再去做亲子鉴定了,我可以肯定他就是我的双胞胎弟弟。”
●冒雨寻根 他们共有7兄妹
匆匆见了一面之后,兄弟俩又各自分开忙工作,但两人有个约定,要一起去寻根。
6月30日,大雨滂沱,曾勇专程从成都来到内江,与刘勇刚一道,凭借模糊的记忆,回到了离别41年的故乡——— 资中县马鞍乡皇觉坝。
兄弟俩冒着大雨走亲访友,刘勇刚通过表姐,找到了资中太平镇的医生王道东,在王道东的带领下,他们到了资中县马鞍乡皇觉坝。
几番周折,他们终于查清了自己的身世:母亲黄秀仙的第一任丈夫姓蔡,后来改嫁给了父亲刘少云,父亲已去世10多年。母亲后来又改嫁到了简阳市平泉镇,他们兄妹共七人,上面有同母异父的两个蔡姓哥哥和一个姐姐,下面有两个同父同母的刘姓妹妹。其中,有一个哥哥在安徽打工,有一个妹妹在河南。
双胞胎兄弟在家中分别排行第四、第五,出生日期仅差一个小时。除了他们,其他的兄弟姐妹之间互相都有联系。
■最新进展老母亲暂时住在内江
说到以后的打算,刘勇刚告诉记者,要把老母亲留在内江住几天,然后再看她的意见,现在一家人互相有了联系方式,随时随地都可以团聚在一起。
之前,老母亲和二儿子住在简阳市平泉镇。6月25日,曾勇把老母亲接到成都住了几天,7月3日,刘勇刚又把母亲接回内江。
“以后看老母亲的意思,看她愿意住在哪里,成都、内江、简阳,随便她选择。”全家人纷纷表示。
■身世揭秘家境贫寒致骨肉分离
曾勇告诉记者,据养父养母回忆,1972年,一个中年男子抱着一对男性双胞胎送人,说是家里太穷,养不活这对双胞胎。
哥哥:养父母只收养了我
那时,曾勇的养父母家经济条件也不太好,就只收养了他一个。中年男子没有留下姓名、住址就走了。曾勇说,他只读了一年高中,因家境不太宽裕就辍学打工。先到一家工厂当工人,2年后学习驾驶,帮人开车拉货。
1994年,曾勇开始经营批发、零售水产品,因亏了本,只好卖掉车,到工地上帮人开车转运建筑弃土。2005年接手一家茶铺,生意还不错,扩大经营后,如今在成都市金牛区开了一家旅馆,自己当起了老板。
弟弟:当时家里太穷了
“是因为当时家里太穷了!”被另一户人抱养的刘勇刚虽然留在内江了,但是却没有哥哥那么幸运。
据刘勇刚回忆,听养父养母说,在他一岁时,一位中年男子将他送来后,没有留下任何信息、资料就走了。之后,在他读初中时,养父养母离婚,后随养母改嫁到威远县生活。2008年,养母去世。刘勇刚说,在他很小的时候,别人都说他是捡来的孩子,他心里一直觉得自己和其他孩子不同。
养母去世后,刘勇刚先开过面馆、到外地打工,后来经营过卡拉OK厅、饲养山羊、在威远开出租车。后来,他到内江公交公司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现在是内江公交二公司负责人。
■一家团圆有铁证不做亲子鉴定
“命运真是太捉弄人了,我完全没有想过会找到失散多年的家人。”曾勇感叹地说。
在简阳找回亲生母亲后,曾勇把她接回成都自己的家。“我暂时先瞒着养父养母,找个合适的机会再告诉他们真相。”
刘勇刚和失散40多年的哥哥相认的传奇故事,已经在公司内部传为佳话。内江公交集团决定要为这个家庭举行一个欢迎会。听说弟弟要来成都接他和老母亲,曾勇头晚翻来覆去睡不着觉。7月3日上午9点,刘勇刚已迫不及待地驾车从内江出发。下午6点,兄弟俩搀扶着老母亲下车,随行的还有二哥蔡彬一家人、幺妹刘秀英一家人,一共11位家人。
哥哥曾勇提前把母亲接到成都住了两天,但对于弟弟刘勇刚来说,7月3日的相见却是第一次见到亲生母亲。
“妈!我是刘勇刚!”刘勇刚在叫了第一声妈后,母子俩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拥抱在一起,热泪盈眶。
“太像了,简直不可思议。”7月3日晚,兄弟俩的出现,令内江公交集团刘勇刚的同事直呼难以置信。
记者追问:“要不要再做一个亲子鉴定?”母亲黄秀仙说:“不用了,他们就是我的亲生孩子,从弟弟的胎记我就可以判断得出来。”她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撩起弟弟刘勇刚的右臂的袖子,指着一块青色的胎记。
74岁的黄秀仙回忆,大双(曾勇)在半岁时就抱养给别人,小双则是在一岁时送给了别人。“当时家里太穷了,把他们送走了,我哭了好几场。”
哥哥曾勇也认为,没有必要再做亲子鉴定,十分确信就是亲兄弟。
据《华西都市报》
新闻推荐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眼下,我国正在着手进行第三次经济普查。业内人士建议,能否借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之机进行住房普查呢?对此,国家统计局有关人士和专家均表示困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