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公安部日前通报,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部分高管涉嫌严重经济犯罪被依法立案侦查。当问及商业贿赂对药价的影响有多大,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葛兰素史克副总裁兼运营总经理梁宏称,运营费用在药价中占的比重有20%—30%。而这些用来打通关节的所谓“运营费”都转嫁到了患者头上。
(详见本报今日AⅡ11版)
药价为何这么高?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药价的费用当中包含了各种开支。这些开支未必都是可见光的,比如“运营费”。说得好听一点,“运营费”是药品推向市场的一种公关费用;说得难听一点,“运营费”就是一种赤裸裸的行贿费用。更可怕的是,这种“运营费”存在已久,开支庞大,并且全部会转移到患者头上。最终的结果就是,患者在为行贿受贿买单——这对于已处于疾病困扰中的患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药企是否有悬壶济世的良心,我们并不知道。重要的是,当市场存在一种类似逆淘汰的规则时,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药企难免沾染上以行贿推高药价的风气:行贿者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赢得更大的利润,他们为什么还要“独善其身”,在别人的赢利中固步自封,乃至被淘汰出局?再加上,以药养医的模式让药品的不断加价找到了兑现的路径,他们并不担心高昂的运营费最终会无人买单。于是,一条利益链开始形成,药品的价格不断被推高。
在这当中,药企是推手,也是被利益夹裹着的前进者。如果药企只是埋头做研发,专心做质量,结果就可能遭到淘汰。因为,他们前期投入的太多,而后期收获的太少。新闻中作出行贿之举的是跨国企业,其它跨国企业是否存在这样的行为,其它的国内企业是否存在这样的行为,人们根本乐观不起来。
所以,在看到行贿推高药价时,光谴责药企是不够的。应该问问:为何主管部门和医院具有用来寻租的权力,医药不分的模式是否为这种寻租提供了空间,这是表面问题的根源所在;同时,还应该问问“运营费”是否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以行贿赚取更高的利润是否已经形成一套“逆淘汰”。只有在制度上加以改革,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在监管上予以发力。那么,一个惹人关注的个案,其反思和启示作用才能最大化。
新闻推荐
“当天后真不容易啊,看看王菲最近有多忙,三大卫视都拉着她下水,被番茄台‘利用\’,被芒果台‘消遣\’,还要被荔枝台‘颠覆\’。”——先是“梦之声”以“王菲女儿参赛”博关注,随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