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珍奎 肖礼 韩艳 本报记者 钟述强
【前言】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突出和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特色的精神文化高地,是一种高屋建瓴、气势磅礴的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是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斗志、高尚的情操的精神纽带,它是先进文化的精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提炼“安县精神”,打造精神文化高地,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实践,是加快建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幸福安县,奋力谱写伟大“中国梦”安县篇章的时代要求。
构建安县精神文化高地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扎实的现实基础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从发展的角度,要大力促进安县精神文化高地内涵的升华;从经济的角度,要大力弘扬“务实、求新、激情、奋进”精神,改变安县相对落后的“经济洼地”,建设一个实力更强的富饶安县;从文化的角度,要促进先进文化发展与繁荣,建设一个具有特色文化的多彩安县;从生态的角度,要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理念,建设一个具有魅力的生态安县;从社会的角度,要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建设一个更加幸福美满的和谐安县。安县县委书记赵迎春对构建安县精神文化高地提出了殷切希望。
唯有构筑“精神文化高地”,才能冲出“经济发展的“洼地”。2013年,安县加快建设宜业宜居宜游经济强县步伐,着力培育“务实、求新、激情、奋进”的安县精神,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引领全县人民构筑体现时代特色的精神文化高地,成为全县43万人民的思想共识。
精神文化高地是一种崇高的理想信仰、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优秀的文化环境,它来自于强大的士气和信心,表现为良好的精神状态,体现于务实的工作作风,催生出强大的发展动力。
从历史积淀到现实需求,安县精神成为体现时代特征的新品格
地处龙门山脉腹心的安县,既是清代旷世才子李调元的桑梓,也是近代文学巨匠沙汀的故里。厚重的文化底蕴根植于安县的山山水水,沁润着安州儿女的心田。尤其是近年来,安县人民经历了特大地震的生死磨难,经历了感天动地的社会援建,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恢复重建,历练出的“务实、求新、激情、奋进”安县精神,凝聚起全县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信心,激发安县在全省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中率先实现次级突破的强大动力,催生出加快建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幸福安县的“安县梦”。“苦干三年,提速二十年”。震后恢复重建,安县人民充分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满目疮痍的大地上,一砖一瓦重绘破碎的山川,一锄一犁重新耕耘梦想和希望。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科学重建,一排排川西民居拔地而起,一条条干净的水泥路面纵横交错、一处处重点工程相继竣工……在辽宁强有力的帮助下,安县灾后重建有序务实推进,经济发展逐步提速,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灾后发展振兴,全县干部群众“干”字当头,牢牢把握安县灾后美好新家园发展振兴的战略机遇,敢闯敢干、激情奋进,奋力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新跨越。
7月28日,星期天,安县魔力科技凝胶食品车间,工人们仍在熟练地加班生产。1—6月,企业完成精深加工魔芋米60吨,魔芋面、凝胶食品100吨,实现产值3100万元。
强化全域安县理念,加快形成全域统筹的发展格局;强化工业强县理念,加快推进开放合作的新型工业化;强化产城一体理念,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强化产村相融理念,加快发展强农富农的现代新农村……每一项工作,落地有声,抓铁有痕。每一项工作,无一不彰显出“务实、求新、激情、奋进”的安县精神。
探究安县精神的内涵,“务实”,就是要围绕市委要求一马当先、率先突破建成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目标,立足安县“人口多、底子薄、欠发达”的基本县情,讲究实际、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干事业,埋头苦干促发展,以扎实的工作创造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业绩。“求新”,就是要与时俱进,敢于创新,严守法治和道德底线,抢抓发展机遇,以敢想、敢干、敢赢的精神,努力谱写安县科学发展新篇章。“激情”,就是要爱岗敬业,勇于奉献,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优秀作风。“奋进”,就是要弘扬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真抓实干,拼搏付出,加快建设经济强县。
从重建修复到开发利用,优秀的文化环境成为促进和谐安县的新元素
近日,走进高川乡震后新建的生命文化广场里,两块高大的石碑格外引人注目。其中一块石碑高1.73米,上面刻有512个字的碑文,以纪念高川乡在经历“5·12”特大地震时,2000多避灾之人无水可吃,是此地的一眼山泉水,助大家度过了艰难的8天8夜。
如今,高川人民铭记灾难,坚强奋进,开始了发展振兴的伟大实践。“咚、咚、咚……”7月29日晚上7点半,安县塔水镇白塔村的村民们刚吃过晚饭,一支20多人组成的老年腰鼓队在文体广场上开始了排练。以前只在过年时才忙碌的腰鼓队,如今,每天晚上都会准时出现在村上新建起的文体广场。“这个文体广场现在成了村民活动的‘主阵地\’,村民们一有时间就来这里跳上几段坝坝舞、唱上几首小曲。”村党支部书记李治林介绍说,文化活动丰富了,村里的矛盾纠纷明显减少,蛇年春节大家还搞起了“小春晚”,干群关系非常融洽。
灾后重建以来,安县围绕“文化强县”战略,加快“文化安县”建设,先后投入1.37亿元完成了173个文化项目的建设,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物管理所先后投入使用,已成为县城的一大亮点和群众活动的中心。2012年上半年,全县1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活动室、文化大院建成并投入使用。形成了以县级“文化和职工活动中心”为龙头、乡镇文化站、文化广场为重点、村文化活动点为基础的覆盖城乡三级公共文化阵地网络。文化下乡、文艺表演、科普培训、广场文化、主题文化等多元化文化载体,极大地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加快文化品牌建设,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安县打造精神文化高地的又一举措。
今年,安县编制完成了文化产业“十二五”规划,确定了“四川(安县)羌王城文化产业园”、“安县雎水春社踩桥民俗博览园”、“安县白水湖沙汀文化产业园”、“安县调元文化产业园”等四个项目为全县文化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其中,羌王城文化产业园已申报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雎水春社踩桥民俗活动去年9月获得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评选的“中国最具特色民族节庆活动”称号,雎水春社踩桥文化博览园的策划方案编制工作全面启动。“文化安县”魅力十足。
安县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聚力”方针,突出新闻宣传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引领作用,引领全县人民构筑体现时代特色的精神文化高地。
“7·9”洪灾中,安县千佛镇宝藏村二组组长杨德贵在转移群众过程中英勇牺牲,安县发出向基层干部杨德贵同志学习的号召。人民日报、四川日报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相继给予典型报道,彰显了安县基层干部敢于担当、心系群众的崇高精神品质。
与此同时,安县还不断深化文明创建,倡导文明风尚。去年以来,安县以“做文明市民,树文明新风,建文明城市”为主题,以“道德讲堂”为载体,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爱国卫生运动,深化公共礼仪教育,优化公共卫生环境,强化公共秩序管理,促进和谐机关、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建设。以文明新村“五个一”工程建设为重点,引导和支持村级探索一条致富路,培植一批文明户,组建一支文艺队伍,创办一个文体场所,建设一方优良环境。以“创建文明窗口”为目标,着力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拓展创建的内涵外延,提升创建的社会效益,着力丰富“务实、求新、激情、奋进”的安县精神文化高地。
从干部素质提升到乡村讲堂普及,先进的理论武装成为创新发展的驱动力
今年,安县创新开展党员“双报道”,县委对各级党员干部提了一个特殊要求——带头讲党课。“听了唐书记的介绍,心里亮堂多了,干劲更足了!”七一前夕,县就业局机关党支部书记唐春莲为宝林镇通裕村干部群众作了《安县跨越发展现实条件》党课后,村民黄明剑激动地说。
开展理论辅导走基层,安县已坚持多年。在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刚看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要把重心降低,重心越低离基层越近,工作越实。
去年,安县加大培训投入“提素质”。投入1000万元,分5批次组织260余名科级干部进行素质拓展培训和专项培训,分6批次对512名村(社区)干部开展普遍培训。同时,开展“安州大讲堂”,年内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进行12个专题讲座,提高全县各级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引领服务发展的能力。
登高方能眺远。培训结束后,沿海发达地区先进的发展理念让乐兴镇党委书记刘军更加坚定了兴镇方略,从过去偏远落后的丘陵乡镇一跃为安县交通便利的农业重镇,乐兴镇将进一步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全力打造猕猴桃种植和生态旅游两大产业。“只有更加重视和善于学习,才能始终跟上时代进步的潮流,科学把握发展的大势,借鉴吸收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掌握主动。”安县县委书记赵迎春说。
安县充分利用“乡村大讲堂”宣讲载体,采取“专家讲堂”和“草根讲堂”两手抓,组建了由老党员、种养殖大户等组成的群众宣讲团,深入乡村开展“老党员讲传统、老干部讲经验、党员讲经历、群众讲变迁、典型讲成就”活动,及时将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到群众中。“7·9”洪灾造成千佛镇、高川乡多处发生泥石流,安县及时利用“乡村大讲堂”宣讲平台,邀请宣传、国土、党校、水务、社科联等干部、技术人员开展政策、理论宣讲,增强群众防灾避灾能力。
为进一步发挥“乡村大讲堂”帮助群众解疑释惑和凝心聚力作用,齐力建设美好新家园,安县还开展了“开一个报栏、办一个培训、传一条信息、演一台节目、放一场电影、讲一堂课”的“六个一”活动。开一个报栏,在场镇单位、车站、安置小区、村社(区)等人口聚居和流动场所的显著位置增设读报栏,并在有条件的乡村、社区和集中安置小区建立图书室,举办读报活动。办一个培训,以“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为载体,组织涉农部门开展“三农”知识培训、农民工岗位业务技能培训、群众思想文化培训。传一条信息,以简报、专题资料、服务指南等灵活方式,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市场信息、典型事例,组织开展经验交流、成果展示、参观学习等活动。演一台节目,利用节庆日组织开展民俗民风展示、书法美术展览、文学文艺作品创作。放一场电影,借助农村公益电影放映“2131”工程,把历史、政治、科技、文化、卫生、生活的影视作品展示在群众面前。讲一堂课,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乡村开展感恩、法制和公民道德规范教育,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新闻推荐
我们爱好和平,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正当权益,更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要统筹维稳和维权两个大局,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相统一,维护海洋权益和提升综合国力相匹配。要坚持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