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维兵
网络时代,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与工作技巧是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必备的媒介素养。通过网络打理政务,做好服务更是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党员干部除了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外,业余时间在网上活动时还应“身兼数职”。
国家政策的宣传者。了解消除误解,沟通赢得真诚。在现实生活中,党员干部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者,在网上活动时,党员干部还应成为国家政策的宣传者。比如:在辖区网民经常光临的论坛、社区或微博,网民就某一项政策进行咨询时,如果你了解这方面政策,可以以网民的身份进行回复,也可以为网民支招,请他(她)向某某单位咨询,如果你知道相关机构的电话号码或办公地址,还可以跟帖告诉他。这些小小的举动,温暖的不仅仅是发帖的网友,也会温暖看见此帖的其他网友。
网络民意的收集者。互联网因其方便、快捷、高效的特点,已成为广大群众反映社情民意,表达民生诉求的重要途径。“上访不如上网”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新时期的党员干部要有主动亲近新兴媒介的意识,要养成业余时间主动上网的习惯,要将本地区网民经常光临的几个网络论坛、社区作为了解社情民意的窗口,积极吸纳网民意见或建议。对于一些合理化的意见或建议,要立即落实在工作中。
社会矛盾的化解者。改革开放后的这几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非常迅猛的时期,因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矛盾比较多。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主动以网民身份化解社会矛盾。“良言一句三春暖”,很多帖文(博文),我们一句公正客观的话就可能浇灭网友心中的怒火,就有可能把一些社会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事实证明,很多社会矛盾都是由众多的民生小事演化并堆积起来的。因此,党员干部业余时间上网,要高度重视网上的民生诉求,积极推动网民所反映问题的解决,对于超出政策或法律规定的问题,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网络舆论的引导者。我国网络发展迅猛,而监管及相应法律尚不健全,网络上良莠不齐,既有真善美,也不乏假丑恶,需要公正客观的加以引导。网民都是现实生活中的公民,为网民服务是为人民服务的一部分。网络舆论引导的实质就是网络服务。党员干部在网上活动,对自己的身份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们不是“政府五毛”,我们对网络非理性情绪进行引导,不是为了说假话欺骗网民,更不是颠倒黑白,混淆视听,而是为了还原事件真相,让网民在纷繁复杂的网络情绪中认清事件的本质。
网络文明的传播者。互联网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在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其“双刃剑”作用日益显现。网络文明,人人有责,作为党员干部,更应该以身作则,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为构建清新、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作出积极的贡献。也许我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彻底消除网上的负面情绪,但只要每一位党员干部在网上活动时都能做一个网络文明的传播者,网络将会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上写下光辉灿烂的一页。
当然,党员干部业余时间在网上活动 “身兼数职”,需要有勇于担当的自觉与自信,更需要有为网民服务的诚意与勇气。
(作者单位:市委宣传部)
新闻推荐
□朱慧卿/图“各地均衡配置生源,按学生居住地就近入学,大部分县基本实现了‘零择校\’。”7月30日,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对浙江省35个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