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幸福吗?”这个当前人们谈论最多的热门话题,让更多的人关注起“幸福”这两个字的意义。按理说,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已经持续了三十多年的飞速发展,随着国力的增强和物质的日益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每个人的幸福感却不尽相同。面对“你幸福吗?”这个问题,在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道不同答案。
最近,在广州举行的2013年南国书香节上,有机会听了著名学者钱文忠教授有关“快乐人生”的讲座,以及阅读了由他现场签售的《漫谈人生》一书,我总算找到了其中的一个答案:有一种幸福叫“文化快乐”。
在《漫谈人生》一书中,钱文忠教授在第一章的第一节中,一开篇就提出了“幸福的标准是什么?”在他看来,幸福的标准,这是一个幸福观的问题,它没有一个唯一的标准,你有怎么样的幸福观,就有着不一样的幸福标准。钱文忠认为:“在世俗的观念中,认为拥有财富、地位和荣誉,这才叫幸福,这是一种狭隘单一的幸福观。一个社会越和谐、越健康,幸福的标准就应该越多元、越开放。”
既然,幸福的标准是多元开放的,那么,一个人过上怎样的生活,才谈得上幸福?在《漫谈人生》一书中,钱文忠教授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票子、房子和名誉地位,都是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物质基础之一,一旦享有了它,会让人在社会上活得更有尊严和成就感,但是,他未必会感到幸福,因为,人自身的和谐,以及精神上的富足,比物质上的拥有更让人能体验到幸福。
人自身的和谐既然如此重要,那它主要靠的是什么呢?钱文忠教授认为,靠的是文明和修养,在人类历史上,文化和文明一般是同步的,一个人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就越有修养。然而在当今,两者之间出现了严重的脱节,尽管整个社会的教育水准越来越高,博士生、硕士生、名牌大学的本科生比比皆是,但是,整个社会的教养水平不仅没有相应的提高,反而出现了某种程度的下滑,超女快男盛行,而淑女君子难觅。因此,钱文忠教授认为,“一个没有文明和修养的人,以及由这些人组成的群体,是难以拥有真正的幸福的。”
那么,我们在谋求物质文明所带来的幸福之时,是否可以在精神文明上有所追求?钱文忠教授给出了其中的一个答案:“有一种幸福是必须生活在一种文化的、文明的、有教养的快乐之中。”对此,他还以他的导师季羡林,以及我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为例,说明了为什么这些大师学者,尽管都经历过苦难,物质生活还曾如此贫乏,但他们的幸福却充满着文化的快乐,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依仗着一种人文的滋养,一种文明的积淀,让自己度过了非常快乐的人生。
读完了这一章,我掩书自问,面对当今物欲与诱惑,功利与浮华,该如何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快乐?我从中深切的感悟到,阅读与学习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它不但是我们获得知识和生存技能的手段,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也许,我们在物质上的享受没有那么多的选择,甚至于生活清贫淡泊,可是,只要你能从文化的滋养中独善其身,同样,也会获得人生的幸福与快乐!
新闻推荐
受委托,本公司定于2013年12月12日上午10:00在藤县藤州镇西江路城基巷36号(县财政局旧办公楼)会议室公开拍卖没收采矿设备一批(柴油机、空气压缩机等),参考价:12.8万元,保证金: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