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壮水嫩、几乎没有根须,这样的豆芽,看上去卖相极佳。然而,这样的“靓货”很可能是问题豆芽。近日,横县警方端掉两个制售问题豆芽的加工作坊。据查,这两个作坊均在栽培豆芽时非法添加6-苄基腺嘌呤等添加剂,以达到增产目的。尤其令人震惊的是,它们生产的豆芽数量,占横县全县豆芽产量的三分之二
接警:
最大豆芽生产商有问题
今年以来,横县警方在“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专项行动中,对各类危害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线索进行了全面摸排。7月22日,横县公安局治安大队获取一条重要线索:县里两个豆芽生产作坊,所生产的豆芽都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这两个作坊分别位于横州镇环城西路某出租屋和横州镇谢圩街,是县内两个最大的豆芽生产商。据警方调查,这两个作坊生产的豆芽产品主打批发,其市场占有率达横县市场的三分之二以上。
接到线索后,横县警方立即抽调精干警力展开侦查。在对两个作坊的资质、原料来源、生产流程、销售情况等进行了全面了解后,警方于7月23日进行查处,分别查获了上千公斤的绿豆芽和黄豆芽。
警方在行动现场发现,这些豆芽都培植在大塑料桶或塑料箱中。已经成品的豆芽大多长而粗壮、白嫩水灵,长相颇为喜人。而且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很少甚至没有根须。
行动中,警方在环城西路刘某娥、刘某旗姐弟俩经营的豆芽作坊内查获了大量6-苄基腺嘌呤无根豆芽素等化学制剂。据刘氏姐弟供述,这些化学制剂都是生产豆芽时使用的添加剂。因为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刘氏姐弟于7月24日被警方刑事拘留。
不过,在谢圩街宁某的作坊内,民警虽然查获了大量疑似问题豆芽,却没有找到非法添加剂,而宁某也信誓旦旦地说,他生产的豆芽没有问题。
警方边搜集证据,边将查扣的豆芽送往专业机构进行检测。由于广西没有专门检测豆芽的权威机构,因此要将豆芽送往河南省洛阳市检测。
最终,经权威机构反复检测和认定,两个作坊的豆芽样品中,均检出了6-苄基腺嘌呤等成分,确属问题豆芽无疑。获知这一结果后,9月6日,宁某也被警方刑事拘留。
“秘方”:
添加化学制剂
为什么这些豆芽会被添加6-苄基腺嘌呤呢?办案民警告诉记者,添加含有6-苄基腺嘌呤的添加剂后,豆芽不仅产量会大为提高,生产周期也会大幅缩短,而且生产出来的豆芽更具卖相。
警方在审讯中得知,2012年,刘某娥出资购买了一套豆芽生产设备,并获取了一份快速提高豆芽产量的“秘方”。随后,刘某娥邀请弟弟刘某旗加盟,姐弟俩一起开起了豆芽作坊。
刘氏姐弟使用一些化学制剂对绿豆、黄豆进行浸泡,然后在豆子发芽后不断添加6-苄基腺嘌呤无根豆芽素、无根粉等化学制剂。这样一来,原本0.5公斤绿豆或黄豆只能产出4公斤左右的豆芽,添加这些化学制剂后,产量可以提高至6.5公斤左右,而且生产周期大大缩短,一般5天左右即可上市;天气热的话,上市时间还会更快。
凭借以上优势,刘氏姐弟很快打开了市场。他们从2012年4月开始,平均每天都能卖出500多公斤豆芽。这也让他们姐弟俩的作坊成为了横县两个最大豆芽生产商之一。据警方初步估算,刘氏姐弟作坊加上宁某作坊所生产的豆芽,达到了横县所有豆芽产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截至记者发稿时,横县警方仍在对该案做进一步调查。
今报记者陈强
通讯员雷震
新闻推荐
高 兴柳邕路 龙城世家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