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中秋节到来,国庆节又将至。容易发生公款送月饼送节礼、公款吃喝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这就要求我们广大干部节俭过节、廉洁过节,在节日中“守好节”。
逢年过节请客送礼,是中国人历来重视的人际交往,只要适度,本无可厚非。人民群众所诟病的,是用公款送礼、公款吃喝等歪风。现在有一种现象值得警惕,某些人总爱把公款送礼、吃喝包装得多么“身不由己”,一片“苦口婆心”好像全是为了“大局”着想,可无论他们表现得怎么“无奈”,都改变不了慷国家之慨、损公共利益、结私人之谊的本质。“节日腐败”蒙着“人情”的面纱,看似温情脉脉,实则糖衣炮弹,不少党员干部就是倒在这样的糖衣炮弹之下,被“哥们情义”、“人情往来”,甚至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设局”拉下了马,近期多则官员被“举报”的新闻,让我们看到了这些温情面纱后狰狞的面目。
近年来,过节禁令年年有,今年特别之处在于,“八项规定”已经出台9个多月,教育实践活动也开展了近3个月,改作风成效明显。不过也有些人逐渐进入“心理疲劳期”,有的觉得大功告成可以松懈了,有的觉得风吹过去浪该平静下来了。为坚决刹住“两节”期间公款送礼之风,9月3日,中纪委和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联合下发通知,要求禁止公款送礼、禁止公款旅游、禁止公款吃喝等。连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严格贯彻中纪委、省纪委监察厅、市纪委监察局通知精神,狠抓落实不走样,加大抽查检查、自查自纠力度,人民群众对此寄予厚望。
无论是“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出台,还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都寄托着中央对密切联系群众、纠正“四风”问题的殷切希望,映衬着广大群众对干部工作作风转变的无限期盼。治理“节日腐败”正是纠正“四风”、反腐倡廉的重要抓手。全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严于律己、从我做起,把中央“八项规定”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拒绝公款送礼、公款娱乐,过一个欢乐祥和、风清气正的中秋和国庆佳节。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10月31)日,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学民在会上强调,要准确把握中央和省委对宣传思想工作的新要求,牢固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