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更换非智能手机就能根治“智能手机病”么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3-10-18 06:00   https://www.yybnet.net/

□武洁

重庆铁路中学一家长提出愿用自己一年的收入,为全校学生购买非智能手机,并免费发放给他们。日前,他已将首批购买的40部手机送到了学校。

智能手机使用者的低龄化,的确引发了不少新问题,关于学生沉迷于智能终端的报道,也几乎替代了“网瘾”,成为时下最流行的信息化病症。事实上,不只是未成年的学生,即便是成年人,其实也并不能很好地抵制智能手机的诱惑,以至于“世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在你面前,你却低头看手机”的戏谑,已然成为智能手机时代并不夸张的现实写真。不难设想,对于心智尚未成熟,自控能力更是欠缺的未成年学生而言,智能手机人手一台的后果,的确未必是助益,而完全可能反成祸害。

诚然,智能手机所开启的移动生活,固然结出的并不完全是美好的果子,但智能手机对于人们生活的改善,以及所增进的信息获取以及社交的便利性与低成本,却也不言而喻。即便对于未成年学生而言,恐怕也不能说是可有可无的。

提议给学生“集体置换非智能手机”,看似有的放矢,实则打错了板子。不难设想,照此逻辑,智能手机所携带的所有弊端和症状,电脑和网络恐怕同样一个不落,那么,莫非电脑和网络,可以禁止学生使用吗。在信息化时代,即便是对未成年人,也并不能简单地封锁其获取和利用信息媒介与渠道。毕竟,一来,这说白了其实是因噎废食;二来,恐怕也是一厢情愿,甚至极有可能因为武断地剥夺其权利,从而引发逆反心理。

从这个意义上说,相比为学生换非智能手机,学生们为何会沉迷于智能手机之中,其实才更需反思。为何学生们的现实生活,反不如智能手机中的应用更加吸引他们;学生们的心理需求,交往诉求,是否能在智能手机之外获得更多的满足;与朋友和家长的沟通是否畅达,关系是否和谐,当学生们把玩智能手机时,恐怕更多暴露的恰恰是引导与沟通的缺失。即便换上非智能手机,只要这些缺口依然存在,学生们并不难寻求各种替代品。(据《钱江晚报》)

新闻推荐

网上卖女,小夫妻愧为人父母

□李龙一对“80后”的上海小夫妻将违规超生的女婴“送”给他人。虽然他们辩称,“送”出孩子并不是为了获利,但公安和检察机关发现,这对夫妻在网络上以5万元明码标价卖出婴儿。前天,上海杨浦检察...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金秋农事忙2013-10-20 05:59
评论:(更换非智能手机就能根治“智能手机病”么)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