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冬日临近,今年7月遭遇百年一遇洪涝灾害的群众灾后重建进度怎样?农村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他们的过冬物资准备得如何?社区的孤残老人、困难群众生活过得好吗?从即日起,本报记者将带你走进他们的家庭,记录他们的生活。
在今年7月的洪灾中,安县桑枣镇高峰村石磊家的房屋被冲垮,刚刚出门到新疆打工两个月的他不得不辞职回家,进行家园重建。让他想不到的是,新房破土动工后才发现地下是几块几十吨重的巨石。石头不搬无法建房,搬,则建房成本会大大提高。石磊家的房屋能修好吗?10月30日,记者来到他的建房工地,他正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在一点一点地“啃”着巨石,乡亲们也想方设法帮他渡过难关。
重建遇困难 硬汉当“愚公”
石磊今年28岁,今年7月,刚到新疆打工两个月的他就接到老家村干部的电话。得知家里的房屋在“7·9”洪灾中垮塌,家具全部被冲走,石磊不得不辞职回家,重建家园。
几经选择,石磊确定了修房的地点,可刚刚开挖地基,就发现下面有坚硬的石头,而且越挖发现石头越大。施工人员现场估算,要将石头移走,必须使用机械设备,整个修房造价要多4万元左右。
石磊的父母虽然都在外打工,但是体弱多病,特别是母亲前两年刚患了一场大病,家里花去2万多元。这次建房,他预计投入6万元,除了灾后重建补助2万元,还有资金缺口。为了早日建好新房,其父母仍在外打工。而为了节约资金,这个硬汉子决定自己用锤子、錾子将巨石一点点弄小,再进行搬运。每天,他要忙到晚上12时。在工地周围,记者发现被石磊移走的200斤左右重的石头,沿着道路两边摆放了大约四五十米远,一些邻居的坝子里也摆满了这样的石头。
邻居齐帮忙 一起渡难关
在工地,记者发现还有数十吨的石头没有被搬走,按照石磊的估算,这些石头全部搬走还需要几个月时间。但是,石磊对春节前搬进新房很有信心。
就在工地,记者发现还有几名邻居正围在一起给正在埋头打石头的石磊出点子,让他修改原来的计划,将新建房屋向外移动,还有邻居在烟盒纸上绘图,设计房屋样式。
石磊告诉记者,虽然村里的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去了,但是邻居们和当地干部都在为他建房的事操心。村里空地少,邻居主动把地让给他;在发现地下有巨石后,在家的老人们虽然不能帮他打石头,但是一有空就过来,帮他将弄碎的石头抬走;为了缩短搬石头的距离,邻居主动把自家晒粮的坝子让出来;在外打工的邻居都给他打电话,要他缺钱就说一声;为了协调材料,落实补助,在一个月时间里,负责联系他所在村的镇干部就去了他家8次……
石磊说:“现在,我根据邻居们的建议,定下新方案。再有10天,挡住施工的石头就可以处理完,新房就可以正式开建,春节前就可以住进新房。”
生活有信心未来有希望
在农村,28岁未婚就会遭人白眼,但是谈及婚姻大事,石磊脸上却溢满幸福的微笑。他告诉记者,两年前,他就交了女友,原计划今年底结婚,想不到洪水冲毁了他的家。不过,女朋友没有嫌弃他,在绵阳打工的她在9月辞去工作,并与他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来到他身边,帮他一起搬石头。虽然记者没见到石磊的女友,但是记者看到,工地旁边的一个简易窝棚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现场的邻居也夸石磊找了个好媳妇。
在邻居的夸奖声中,石磊告诉记者,女友的母亲是先天性智障,父亲在新疆打工。尽管双方家庭都很贫穷,但是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他说,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早些把房屋修好,举办婚礼,堂堂正正将女友娶进门,并将双方父母接到身边,让他们安心养老。
(本报记者 同拥军 实习生 廖梦琦 文/图)石磊正在凿石
新闻推荐
“应逐步取消户籍制,通畅农民工进入城市的渠道。”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近日提出的建议,再度引发舆论对户籍改革的热议。赞成与反对兼有,兴奋与焦虑并存,期待与顾虑夹杂。这,正是当前人们对改革复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