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古韵新风道家村

来源:广西日报 2013-11-21 18:07   https://www.yybnet.net/

■今日视点

本报记者 张天韵 文/图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一些积淀了历史传统文化基因的古村落正在渐渐消逝。如何保存好、保护好这些弥足珍贵的古村落,藤县象棋镇道家村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丹山、碧水、金滩、翠竹……将南方水上丝绸之路点缀成了一条如诗如梦的立体画廊。在思罗河与北流河交汇处的这块风水宝地上,一个古村落延续了1000多年的历史。它名叫道家村,在藤县象棋镇,面积13.8平方公里,全村3452人。

历史上,道家村又称“窦家寨”,一度辉煌无比,帆桨往来如梭,船歌响遏云天,人文荟萃,商贾云集。明清时期,粤东客商在此经商者多达二三十家,店铺林立;司衙、学堂、酒楼、会馆、作坊应有尽有,一派繁荣。唐代高僧鉴真大师,以及苏东坡、秦观、徐霞客等名人墨客也都在这儿留下了足迹。

如今村里还留存有司署衙门、观音阁、敕封大王庙、粤东会馆、护城河、古码头、福隆庄等多处古建筑遗址,以及石表山上汉唐时期的古寨门、古石墙、古石器等历史文化遗存。漫步其间,仿若走入历史,清晰的年代刻痕让人不能不发怀古之情。

小安的农耕社会村庄,却在工业化浪潮的荡激下一落千丈。站在昔日繁华的古码头,看不到一艘停靠的船舶。曾经的千艘商船在这里聚集的盛况一去不再返。

“你能想到吗?10年前这里路还不通,常停电,村里的年轻人几乎都跑到广东打工,就剩下老弱病残,日子过得好穷。”村支书杨业军对记者说。

一边是人心思富的现实生活,一边是浓郁丰厚的文化土壤,如何既开文化之花,又结物质之果?“青山绿水、人文景观是我们村的最大本钱、最大优势。只要留住青山绿水,保护好生态环境,传承传统文化,就能发挥出道家村的优势。”象棋镇党委书记李志坚说,县委、县政府极为重视道家村特色旅游名村建设,筹措资金3165万元,在祖先奠定的文化根基上打造以“古色农庄,蜜甜道家”特色风貌为主题的旅游名村。

村干部请来了民俗专家,组成了专业队伍,对道家村的人文历史如水上丝绸之路、鉴真驻留窦家寨、解缙诗咏窦家寨、六君子煮茶论世、武魁杨坚等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塑刻在50米长的文化长廊上。

最能印证道家村历史的福隆庄,是道家村里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建筑。“小时候这座福隆庄可气派了,有4000多平方米。记得生产队开大会,我们小孩子就在前院后院捉迷藏。”说起福隆庄的原样,杨业军很自豪。福隆庄一度被村民用做猪圈或住房。“村民一听说这儿要重新维护修复,都积极配合政府搬迁出去。”记者看到,整个古宅保存完好,雕梁画栋,古朴典雅。

福隆庄为三进院落,第三进为“四知堂”,是族人拜祭祖先的祠堂。民间有《四知堂》的故事在流传:主人翁杨震,是杨姓村民的先祖,曾任知县,为官清廉。在他任职期间,有一吏提着贿金厚礼求见,要求关照,并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无人可知”,被杨震拒绝,称“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是无人知”。后人因此称杨震为“四知先生”。道家村杨氏后人为缅怀其清正德操,设堂取名为“四知堂”。

近年县里投入80万元完成了“四知堂”内外墙和附近观景设施的修建,建立了廉政文化展览室。道家村还抽调业务骨干组成“四知堂”管委会。管委会原主任杨伟东介绍,“四知堂”到目前为止已接待游客两万多人次,成为梧州市有影响力的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村委还联合县文化馆从杨震的经历中挖掘廉政文化思想,创作了话剧《四知廉》,“目前已在县内外上演了20多场次,还获得广西第八届剧展大型剧目展演桂花银奖。”杨伟东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保护古村、改善村容村貌,就得解决农民住房改造的难题。”杨业军说,村里专门邀请专业团队进行设计,确定了“青墙白木窗”的道家建筑改造方案,对现有民居进行外立面改造。可有些村民认为补贴太少,甚至还要自己贴钱,积极性不高。

杨业军和村干部就从村民老蒙家开始,苦口婆心,反复动员,鼓励他把房屋改造好,办个“农家乐”。看到同村的杨业琛将自己的房屋打造成“农家乐”后,年收入达五六万元,老蒙同意了。此前不太积极的村民,也开始主动要求改造房屋,还把房前屋后的环境重新打理一番。

“整修古街石板路,挂牌保护古树名木,以统一色调、统一风格整饰下街沿线商铺、民居,开展村庄环境整治保洁、改水改厕改圈、清洁能源普及就这么一个个拿下。”优势渐显,杨业军多了几分底气。

现在的道家村,一派自然和谐的田园美景,村美民富,不仅吸引了城里人,也让多年在外打工的游子回到离别多年的故乡。

今年52岁的区明华是去年回村的。之前,他在广东一家企业打工20年,月收入五六千元,在村里算是“高薪一族”。他做出回村任景区客房部经理的决定,动机很朴素:“村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自豪,也让我们看到了前景。”尽管回村后月收入仅2000多元,“但能为自己家乡出点力,比什么都强”。

“好环境也能换来钞票,不少人来这里体验美丽乡村,让我们的‘农家乐\’火了起来。”杨亚军告诉记者。

三角梅怒放在文化小广场上,一场热热闹闹的牛歌戏表演吸引了一对从湖南过来的老夫妻。他们已在这住了一个多月,流连在山美水美的乡村生活中,乐不思蜀。“在这儿看木偶戏,听山歌,乡土文化挺丰富的。”

数据显示:3年来,道家村以其青山绿水、人文景观和田园风光迎来了游客60多万人次。

“象外有象,道中有道,方为大雅”的道家之风,在历史的岁月变迁中,孕育出浓郁的乡土文化。道家村从历史的深处走来,以其特有的自然景观、文化内涵和文物古迹,从一个古老的村落成为一个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和村民安居乐业的美丽乡村。

新闻推荐

玉林逐梦“水陆空”立体交通

本报记者骆怡9月17日,刚回玉林两天,唐悦又要赶往广州。他是玉林市福绵区一家制裤厂的老板,批发档口设在广州沙河,经常往返于两个城市之间。“无论是自己开车或者搭乘快班,时间都超过4小时。如果可以乘...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古韵新风道家村)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