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群众满意就好了”

来源:长丰报 2014-04-17 01:36   https://www.yybnet.net/

2012年4月,王升保作为全省第五批选派村书记,根据组织安排从合肥市人口计生委“空降”造甲乡双丰社区党总支挂任第一书记。短短两年时间,他从一个“机关人”淬炼成了一个思民谋事创业的“小村官”,用他的真知所学,用他的“精气神”感染着每个人,推动了双丰社区为民服务、产业调整、村情民风的日臻“蜕变”。

“筑坝留水”解民忧

初识王升保,中等个子,精瘦的身板,却干气十足,一双书生气的“四只眼”,彰显了几分知识分子的味道。

“刚来,大家都不看好,这样一个城市人,能待住吗,能干好吗。”回忆当时迎接王升保场景,双丰社区党总支书记崔广新也郁闷过。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说干就干。通过近半年的走访问民,王升保摸清了“家底”。双丰社区处于江淮分水岭脊背,高岗叠峦,地势起伏,水源短缺,十年九旱。“每遇干旱,麦黄如草,生产生活用水就只能靠老天‘开眼\’了。”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社区主任崔化崇感触最深。他说,几十年来,大家都在“求水若渴”,水资源匮乏,导致产业调整“原地踏步”,无所创新。

虽然村里有个双丰坝,但年久失修,成了“碟子库”,每遇雨季蓄不住水,遇旱时无水用,只能“望库兴叹”。“以前灌溉用水,要从十几里外的双河水库引水,费时费力费钱。”小洼村村民崔贤树如是说。

群众有需求,“村官”跑断腿。从2013年初开始,王升保和村两委干部不断向市、县水务部门跑项目、争资金,终于在当年11月份实施了除险加固,清淤固坝,筑起了“聚水库”。

“唉,终于盼到了水,真是好!今年午季小麦丰收有望了。”指着坝底自家20多亩绿油油的麦苗,61岁的崔贤树连连称赞。

双丰坝“蓄水工程”不仅解决了小庄、小圩等7个村民组约2000多亩农田灌溉用水,蓄水后约200亩水库面积,还可以发展立体养殖,盘活了集体经济。

引外援补内需“强区富农”

4月11日上午,虽然淅淅沥沥的春雨下个不停,但是在双丰社区北边的集中土地复垦现场,依然是机声隆隆。

“这是新引进的一个现代高效农业,主要生产优质绿色精品水稻。”指着一片片推平成形的田块,王升保介绍说,由于地势较高,一直以来,本地农户几十年来还是从事“一麦一稻”的低效传统种植模式,在创新高效农业方面还是一张“白纸”。

穷则思变。作为市里的选派干部,王升保一直都在思产业调整,关注高效农业。一次同学聚会时,他认识了江苏省盐城市黄海农场的罗加春。“我们本来打算去合肥南部一个县投资,后来被小王诚心所打动,就来到这里了。”说起王升保干事劲头,罗加春由衷佩服。

通过王升保走访农户,协调土地,现在罗加春和朋友在双丰社区流转了1450亩农田,从事绿色优质高效水稻种植,未来本地用工能达到30多人。

“我们不仅可以拿到地租,还能到园区打工,有事干、有钱赚,生活会越来越好。”看到“外企”入驻双丰社区,当地村民对未来都充满了希望。

在引“外援”壮大集体经济、实施产业调整的的同时,王升保不忘补“内需”。他充分发挥选派资金“酵母”作用,以示范引路,帮助本村养殖大户建成环保型生态种猪养殖基地,实现年产生猪超过1500头。目前,全村现有立华养鸡大棚13户,规模养猪户3户,常年有900多人在外务工。2013年度,人均纯收入达到8600元。

“城乡共建”标准化社区

如何加强对农村社居委这一新生事物的管理,正成为城镇化进程中的新课题。王升保和村两委积极探索“网格化”管理新路子,促使农村社区走向和谐。

记者在造甲乡双丰社区采访看到,今年36岁的王升保作为社区的“当家人”也成为全区的“首席”忙人。他担任的是“网格长”职务,由于所在社区60%以上劳力外出打工,有村民小组长担任的“网格员”大部分是年老体弱者。这些“老前辈”们过去虽然在当地都有一定的威望,可撤村并居后,面对居民们需要上报办理的各类保险业务以及低保申请、身份证则束手无策。

不仅如此,社区里许多农户家购买了电脑,社居委里也设置了电子阅览室、亲情视频室,有“脑”有“室”,可对居民以及留守孩子如何上网、如何进行视频、电脑坏了如何修理,好多人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为此,受过高等教育的的王升保冲锋在前。他白天要在一站式服务大厅忙服务,晚上还要指导健身跳舞,几乎每天都要到深夜十一二点钟才能休息。

居民毕大哥告诉记者,王书记不仅办琐事、杂事快捷,更重要的是帮助老百姓解决了许多无法解决的大难题。“有这样的‘父母官\’,咱老百姓怎能不打心眼里佩服。”毕大哥推心置腹地说。

在做好为民服务同时,王升保不断对上对外争取,在市人口计生委以及县委组织部、县人口计生委、县民政局、县房产局、县人社局、县扶贫办、县教体局等相关部门的帮扶下,社区不仅建起了棋牌室、健身室、篮球场,还安上太阳能路灯,建成了文化广场。“以前跳广场舞只能‘趁着月亮跳\’,现在有灯有场地,想咋跳就咋跳。”爱好跳舞的陶玉英乐呵呵地说。

美好社区的日臻完善,村民们的陋习也少了,两年来全社区未发生一起偷盗以及吵嘴打架事件。

“以心换心”百姓赞

临近中午,走进村民李世群家中,全家人正准备午饭。“王老弟,中午不要走了,在家吃一口。”一看到王升保,李大姐全家连连招呼。王升保告诉记者,由于李大姐常年生病,每年用药都在五六千元,经常需要进城看病报销费用,家庭经济较为困难。“他的私家车都成了我的‘专车\’了 ,这老弟人不错!”虽然患病多年,但李世群依然笑对生活,“现在晚上有路灯,有广场,我和姐妹们还跳起了广场舞。”

“这里的民风真是很淳朴,一点点帮助,他们都会记在心上。”两年来的倾情融入,王升保对当地群众有了深厚感情。

在走访中,当地村民都给予了王升保一致点赞。“一个城里人,来咱们农村,帮我们建村修路,真是不容易,真是好干部!”无论有无得到过王升保帮助,当地村民都给予了充分认可。

通过两年的走村串户,王升保成了当地群众的“知心人”,谁家有个大情小事,他会第一时间赶到。每逢节假日,王升保和村两委都会利用争取的资金,慰问社区五保户、低保户、高龄老人、伤残人员,实现了帮扶慰问的全覆盖。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短短两年时间,王升保虽然没有为群众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是群众记住了他的点点滴滴。“大的本事没有,只想干点实事,群众满意就好了!”在让王升保对自己工作总结时,不善言表的他还是有些腼腆。

走进去年新落成的村为民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大厅宽敞明亮,干净整洁有序,两委干部都挂牌上岗。“王老弟工作的‘精气神\’,给我们和群众搭建了‘连心桥\’,成为了我们工作的‘助推器\’、‘加油站\’。”对王升保给全村干事创业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党总支书记崔广新由衷的佩服。

图为王升保(右二)和村两委干部陪同县相关部门开展春节慰问活动。

(杜刚吴伟唐亮)

新闻推荐

赴上海推介造甲乡投资环境

4月28日至29日,造甲乡党委书记蔡继能一行远赴上海开展招商,深入企业拜访考察,乡人大主席周庆功陪同招商。4月28日下午,蔡继能一行前往上海市闵行区契伟实业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考察。对该公司计划在造甲乡即将进...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群众满意就好了”)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