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问题销号办理 为民服务到家
近日,汊河镇延塘村的小冯领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笔工资,捧着刚从银行取出的钞票,他高兴的合不拢嘴。小冯是家中独子,高中毕业后就一直赋闲在家,为了照顾家人,他没有像村里其他人一样出门打工,家门口也没有合适的岗位,就业问题成了他最大的困扰。今年4月,县人社局将招聘会办到了村头,小冯现场填写了表格,没想到几天后,人社局组织了大巴,将村民们接到了意向企业参观、介绍。一个月不到,小冯在心仪的嘉吉公司上了班;而在人社局,延塘村农村劳动力富余这一难题也终于实现了“销号”。
在活动中,县人社局联系实际,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打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对于多渠道收集来的群众意见和建议,采取逐条“办结销号”的方法进行整改,确保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我们参加养老保险比较迟,到退休年龄时没能交满15年保费,现在不光拿不到退休金,还得继续交保费,我们该怎么办?”“现在普遍反映找工作难,但是我们企业招工业难,人社局能否成为企业和求职者沟通的桥梁?”“居民医保报销比例低、用药范围窄,能不能放宽限制?”……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该局认真梳理,将10个共性问题挂上号,其中有5个问题已顺利“销号”,另5个正在办理中。
该局不仅对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还发动党员干部主动服务群众。4月初,在上海市务工的张先生在工地上见到了家乡人社局的工作人员,他激动不已:“我老是念叨养老保险不好交,到老不保险,没想到你们亲自来了!”原来,为方便外出务工人员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县人社局专门组织人员带着宣传资料专程赶赴来安籍外出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上海、张家港等地,向他们宣传城乡居保政策并现场收缴保费,让许多人远在千里之外也能享受到家乡的惠民政策。5月份,该局还将就业技术送到群众家门口,根据群众需求,在施官镇张储村举办专场缝纫技术培训班,全村100多人走上工作岗位。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山东青年孔某,年初独自一人到上海打工,没想到工作没找到,随身财物却被偷走。前不久,孔某乘坐上海至山东大巴欲返回家中。因身上无分文,当车行驶至宁洛高速水口镇境内时被赶下车,无奈之下,孔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