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山沟里的杨启文:把鹅蛋变成“金蛋蛋”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15-01-29 12:16   https://www.yybnet.net/

山峦环抱,小河静绕,温暖的阳光下,一群群肥硕的大白鹅懒洋洋地在林地里晒着太阳……隆冬时节,走进勉县新街子镇史家湾村新启源养殖场,感受到一片勃勃生机。

“咕咕咕……”正值鹅的“午饭”时间,鹅场主人杨启文和妻子石振玉一人挑着一担饲料,一边唤着,一边将饲料倒进盆里,大白鹅扑着翅膀潮水般地冲了过来,一头扎在盆里“嗒嗒……”地啄起食来。

“现在是产蛋期,喂的都是精蛋料,可不敢亏待了它们。”杨启文介绍,他们共养了6000余只川府大白鹅,每年的11月份到来年的5月份,是鹅的产蛋高峰期。

杨启文今年36岁,原是一名机关单位司机。2012年,朋友史会义承包了200亩林地邀请他入伙搞养殖。瞅着死工资难养家,他毅然和妻子来到小山沟里,并把家安在了山上。当年,他们买了1000只鹅,准备大干一场。

然而,对于从未搞过养殖的杨启文而言,一切并不是一帆风顺。由于养殖技术掌握不到位,一夜之间大白鹅死了二三百只。看着一挑挑的死鹅被埋掉,从未红过脸的夫妻俩为此大吵了一架。

在哪跌倒,就从哪爬起来!为了掌握养鹅技术,不服输的杨启文把全部身心都放在了鹅身上,买来了养鹅技术书籍、光盘,挤出时间潜心研究养殖技术,邀请镇畜牧防疫站技术人员现场指导,专程到重庆、四川等地的大型养殖场上门学习鹅的防疫技术。还把准备买房的全部积蓄投入到鹅场的发展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杨启文掌握了养殖技术,规模也随之一天天地扩大起来。杨启文松了一口气,但是仅把种蛋卖到本地市场,中转环节多,价又不上去,鹅场依然亏损了20多万。这让杨启文急得团团转。

但方法总比困难多。杨启文和和史会义跑到四川、重庆,到处找销路、找市场,最终在四川找到了“致富门”。

在养殖场仓库里,整齐地摞着好几箱鹅蛋。石振玉正拿着铅笔在每枚蛋上打记号。“这可是我们的防伪标志。”石振玉幽默地说。再过不久,这些蛋会运到四川的一家孵化场,孵化成种鹅,再通过家禽交易中心代销到海南等地。“鹅生蛋,蛋生鹅”,原本5元一枚的蛋,孵化成种鹅,最贵时能卖到12元一只,价值一举翻一番,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金蛋蛋”。去年产种蛋18万枚,收入120余万元。

目前,新启源养殖场已成为勉县最大的鹅养殖基地。谈起下一步的打算,杨启文计划申报为家庭农场,让周边的农民免费“认领”种鹅,通过“基地+农户”的模式,由他统一收购种蛋进行孵化、销售。杨启文信心十足地说。

文/图梁袁华王林混建英

新闻推荐

灵芝菌拓宽 农民致富路

勉县新铺镇蒋家坝村招商引资大力发展灵芝菌。近日,来自浙江省丽水县食药用菌专业技术员巫林发投资180万元在勉县新铺镇蒋家坝村发展灵芝菌。一方面为该村农民传技术带动大家发展,一方面通过劳务输...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山沟里的杨启文:把鹅蛋变成“金蛋蛋”)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